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最佳時間
父母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學習也要在其他孩子還沒有開始時,就讓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很多年輕的父母會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但是也有的家長對此提出了一些疑問。面對年輕家長們的問題,今天有專家特別為大家解答:
父母疑問:寶寶1歲前閱讀太早嗎?
這個疑問其實反映了年輕父母對“閱讀”、“學習”和“教育”的理解。
如果把閱讀看成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工具,如果把閱讀看作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必備習慣,如果把閱讀看作學前準備和學后的輔助,閱讀就成了父母和寶寶要共同完成的任務。這項任務需要兩代人“克服困難”、“持之以恒”。
讓不滿1歲的寶寶閱讀,仿佛是“早”了些,就像大人們認為,小孩沒有必要幫父母做事,并且承擔責任一樣。其實未必如此。
寶寶的“早期閱讀” “閱讀”如同玩游戲
如果把閱讀僅僅看作一種游戲,就一點也不早。當然這并不容易。一方面,中國人對孩子的期望總是超過對自己的(也不問問憑什么);另一方面,中國人面臨著太多壓力,無論是生活的嚴峻,還是競爭環境的殘酷。大人們越來越害怕失敗,越來越渴望成功,更渴望馬上成功。在這種背景下,大多數父母強烈希望寶寶的人生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單純的“玩游戲”就變得不太重要了。因為他們更關注“這對寶寶將來有什么用?”。
其實,很多看似“有用”的事情并沒什么用。比如閱讀。有的父母以寶寶閱讀量大、識字多而自豪。我卻認為,與其囫圇吞棗地讀一百本書,不如喜歡一本書并對產生感觸重要。而識字,更不必這么著急。
3歲前寶寶的“重任”:破譯“精神密碼”
心理學研究已達成共識,3歲前,寶寶最重要的成長任務就是破譯“精神密碼”。這個“精神密碼”與生俱來,包括人類千萬年進化而共有的基因,也包括血緣關系遺傳的家族基因。人的潛能與個性都從“精神密碼”而來。精神密碼破譯得好,潛能就開發得越好,個性就越完善。
“精神密碼”的破譯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情緒,既寶寶在各種狀態中的情感體驗;一是認知,既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思維等相應的刺激帶來的相應發展。
與之相應,最寶貴的東西也有兩個:一,讓寶寶保持興致勃勃;二,感官是否得到了豐富、恰當的刺激。3歲前的寶寶,具體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其實無足輕重,所形成的那點差距很快就會在未來的發展中消失。
與學習不同 寶寶的“早期閱讀”可以很輕松
了解了這些,寶寶的閱讀就會變得輕松很多,撕書、扔書,其實鍛煉了寶寶手的能力以及對紙張的認識;盯住一幅圖不動,那么顏色正在刺激并發展寶寶的視覺;反復聽大人講同樣的故事,發展了寶寶的聽讀能力,以及最初的理解和邏輯;而寶寶對什么感興趣,又逐漸展現了天性所向……
小編結語:把閱讀作為一種隨意而盡興的游戲,讓寶寶在興致勃勃中破譯自己的精神密碼、發展潛能,何樂而不為呢?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