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考前焦慮 把焦慮限制在較低水平
眼看著高考的時間又要到了,這對于學子們來說可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考驗,因為大家一直在努力,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標,所以,大家都想在這個時刻能夠做到最好,也因此,高考焦慮癥也頻繁的發生了,那么如何緩解能夠讓自己快速的擺脫這種焦慮癥呢?
“高考馬上就要來臨,可越到最后時刻的我卻變得越來越急躁,常常沒法集中注意力學習,還總是坐立不安,該怎么辦?”考前焦慮,成了許多考生都繞不過去的坎兒!
所謂焦慮,是一種常見情緒反應,它是一種缺乏客觀原因的期待性緊張不安和擔憂,預感到即將大禍臨頭又難以應付的不愉快情緒。而考前焦慮,則是人在面臨考試時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應。
一年一度的高考,對每個考生來說都是一道關口,考前的緊張氣氛幾乎對每個考生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某些心理素質好的考生,能自覺地把這種壓力轉化成動力,可另一些考生則因為受考前緊張焦慮心理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如一想到考試就心跳加速、胃痛、多汗、厭食,一進考場就想上廁所,一提到考試就緊張地要命,睡眠失常,雖然人躺在床上,可是腦筋停不下來一直在想……考前好幾個晚上睡不踏實等等。
心理專家表示,其實,出現這些現象并不可怕,很多對自己要求過高的考生都會有,可怕的是對這些現象本身的焦慮。其實,只要考生以一個平常心來對待高考,把高考作為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過程,一種體驗,而不是唯一的目標;并且充分了解自己的實力,以恰當的目標要求自己,以適合于自己的方式來復習,就能夠在考試中正常發揮。
而對考試正當的情緒反應應該是: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關注面臨的任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
認識:適度焦慮有利于考試的發揮
美國有位心理學家說:“焦慮本身毫無可怕之處,可怕的在于我們對它的態度。”當考生把考試視為一種危險,擔心考試失敗就會導致焦慮的情緒,而焦慮的情緒又往往會引發更多負面的想法,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過高焦慮,影響大腦的正常發揮。
而心理研究的結果也早已證明,適度焦慮對于參加考試的同學來說是最能發揮自己水平的。一點都不焦慮的同學反而容易大意失荊州。
不過,要注意的是,過度的緊張卻能阻礙我們的思維,甚至產生恐懼感,使考試發揮得不理想。這種緊張或不安可以發生在考試之前、考試當中,甚至在考試之后。
高考前,若有些考生出現煩躁、抑郁情緒,無法正常學習,每天在痛苦中度過,嚴重的還會患上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甚至精神分裂癥等,家長千萬不要以為都是考試壓力在作怪,而且,必要時你還應該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措施:把焦慮限制在較低水平
如何應對考前焦慮?對此,心理專家還建議,面臨考試的學生可以多和學校里的心理老師交流,多掌握一些應對措施,把焦慮限制在較低水平。這里,提供兩個方法供面臨高考的學生參考:
措施一:把考試焦慮“合理化”。即承認重大考試引起焦慮是必然的,帶著焦慮一樣會贏得考試。
措施二:把考試焦慮“習慣化”。比如多模擬高考情境,這樣次數多了,也會使你對考試氣氛產生一種“習以為常”的心態,真的面臨大考也就不會太緊張。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