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備考階段,家長需做到“五要五不要”!
春天來了,夏天還遠嗎?夏天就要到了,可怕的高考還遠嗎!很多高三的學弟學妹們,進入了高中最后的下半學期,相信這時候的高三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緊張的備考復習階段。而家長作為考生的后勤部長,除了給孩子鼓勵打氣,補充營養品,內心也是同樣的焦急。臨近高考,尋醫問藥網給各位考生家長幾點建議,五要五不要,望采納學習。
五要
1.要制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高考臨近,不只考生會緊張、焦慮,許多高考家長更是焦躁不安,更甚至有的家庭還會因為孩子的高考產生一些矛盾、爭吵。可是零點高三決定在孩子重要的備考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夫妻之間,與孩子之間的對話、行為都要和平常一樣和諧,這樣更利于孩子的備考。
2.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面對高考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考試,孩子緊張是在所難免的,只是有些孩子習慣藏在心理,不愿讓父母擔心。可是作為孩子高考的后勤部長,家長一定要多留心孩子的心理,適時的多做積極暗示,盡量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高考。
3.要經常和老師交流
在緊張的備考階段,老師可以說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人,ta更了解孩子的學習、心理、身體狀況等。家長要積極的與老師多交流,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差距和不足,充分利用好接下來的時間,和老師共同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去。
4.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睡眠
這里所說的注意孩子的飲食與睡眠,不是四處打聽所謂的營養食譜,給孩子大大進補。而是盡量開始培養孩子正常的飲食與作息習慣,即吃平常吃的,晚上復習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確保身體健康。
5.要整理搜集填報志愿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溝通
相信許多考生通過多次的測試,大概都能知道自己的水平,也想早早的了解一些高校專業信息,可是復習時間緊迫,根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來做這件事。這時,家長就應該主動代替孩子,收集相關的志愿填報信息,并適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方為一個合格的高考家長。
五不要
1.不要叨嘮
有些家長為了怕孩子在備考期間,有所松懈,習慣整天把高考掛在嘴邊,時時對孩子說,以督促孩子要抓緊時間復習,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更重視高考與復習。其實孩子面對高考心理已經非常緊張了,家長越是嘮叨,越說孩子就會越緊張,越說孩子就會越煩躁,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備考。
因此,零點高三建議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備考時經常嘮叨,做一個安靜的“局外人”,默默給予支持方為上策。
2.不要許愿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教育觀念是許多家長比較認可的。因此,一些家長總想著用一些物質性的獎賞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考得好,我給你買個筆記本電腦”,“考上北大,我帶你到國外去玩”,其實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實際的效果。
3.不要威脅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備考沒有那種緊張氛圍時,就會很擔心,為了給孩子制造壓力,讓孩子更好的備考,甚至會采用威脅孩子的方式。如:“考砸了,我們就不管你了”,“考不上大學,不會拿錢給你復讀的,自己出去工作掙錢”,諸如此類。可實際上,這些威脅只會加重孩子的恐懼心理,根本不利于孩子復習。
4.不要盲目給孩子買輔導材料
家長對學校復習的程序和內容并不了解,認為多復習輔導材料會有效果的,結果是沖淡了老師的復習計劃,只能給孩子增加壓力。不要盲目報輔導班,輔導班有時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報輔導班的話,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沒有把老師叮囑的內容復習全面。
5.不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
有些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高考,認為這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自己需要全程陪著孩子,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方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所以,一些家長早早的就請假在家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學習、志愿資料收集等。
這雖然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表現方式,可這樣的話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反倒不利于孩子學習,真正有一種“好心做壞事”的感覺。
家長關心孩子本事人之常情,更何況面對的是高考,孩子一生最關鍵最重要的時候,可謂成長的分水嶺。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能盲目關心,也不能漠不關心。自己的關心也要掌握好度,不要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