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傷害婚姻,行嗎?
婚姻就象是吃桃子,你不能因為自己吃了一個爛的,就說桃子不好吃。――題記
香港女作家張小嫻的定位是最懂愛的女人,記不得她的原話是怎么說的了,大意是希望在90年代出嫁,但機會渺茫;又說,這道理就像炒股票或玩賭博一樣,輸的一定是最懂行的人。她還去問過日本著名言情女作家、已結了婚的柴門文對愛情的看法,柴門文說:“現在對兒女的愛更深,對丈夫的愛是一種感情”,還說“回歸家庭是女人的天性”。這讓張小嫻失望,她在文章中寫道:“寫了許多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的女作家,最后卻告訴我們,愛情終于會消逝。一個女人最后的依歸,是家庭、是兒女。多么璀璨的愛,多么激蕩心靈的情,我們流過的眼淚,傷痛的回憶,刻骨銘心的對話,情人的體溫,多像是聽來的故事,隨風逝去……戀愛最終的渴望是婚姻,誰知有了婚姻后,女人卻變成他兒女的母親,丈夫變成生活的伙伴……來日歲月,是否太早令人唏噓?”在她看來,在婚姻里強調親情,大約就是對愛情已死的一種宣告,而親情的婚姻也一定是失落的,可怕的,甚至是悲劇的。而我倒不這么理解,相反我覺得,柴門文對愛情的理解更深了,當一個人對某個學問由原來的部分精通,達到了對所有部分的精通的時候,結論一定是不一樣的,就象一個學生最后成為了專家,他對一些學習的看法,一定有所不同一樣。對于婚姻,我相信,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一定不會有深刻的領悟,即便如張小嫻一樣聰明的女人。
婚姻需要信仰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把以前的舊東西整理了一遍,意外發現了一個現象:在好多的筆記本里,都藏有一至兩篇控訴老公罪行的日記。它們雖然誕生在不同的歲月,面目迥異,高矮有別,但氣質卻相同――全都是悲悲切切,冤屈憤恨,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就像一顆顆細小的黑珍珠,不經意地散落在我10年婚姻的光環上。比如,94年爭吵是因為一次逛街,我給他買襯衫的時候,他數目我,示意多買一件給他弟弟,而我佯作未見,于是回家后他大發雷霆,日記里寫滿了“我要離婚”;再比如97年大戰,是因為他想要孩子,我不想要;2000年的爭端始于他認為我把精力都給了工作和兒子,沒能發現他褲子上的扣子掉了一個……還有一篇日記,除了“哭了一夜”能勉強看清楚,其余的全已被淚水模糊了,無法辨認。我實在想不起來,是什么時候,又是什么事情,那個小子把我氣成這樣的。在我自己的感覺里,我是屬于婚姻好的那類人,因為在婚姻的絕大部分時間里,我都是快樂的,要不是有白紙黑字證明,我都忘記曾經對老公有過那樣強烈的深仇大恨了。但我為什么沒有一篇寫婚姻好的日記呢?也許就是因為快樂是不痛的,所以它發出來的聲音總不夠震撼力吧。我相信那些說婚姻不好的人里面,一定有和我記日記時的心態雷同的人。遺憾的是,沒等他們把婚姻的全部面貌告訴讀者時,“杰作”就已經很有影響了,于是只好順著批評的路走下去了。不然,為何有那么多的人,罵完婚姻后,還要結婚呢?就像我,為什么最后沒有真的離婚呢?在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開始反思,后來終于知道答案:因為我們夫婦都對婚姻有信仰,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后。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認同我的觀念:只要兩個人在婚后依然保持對婚姻的相同信仰,并為了這個信仰而努力和實踐,那么不管他們在生活里有多少的磕磕碰碰,他們的婚姻也一定是高質量的。我始終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就是人們一夜之間失去了信仰,什么都不信了,包括宗教的,愛情、友情、婚姻的,也包括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人們的精神世界因此而變得空空蕩蕩。用我一個朋友的話說:“這年月,除了媽是真的,什么都可能是假的。”沒有了神圣,也就沒有了敬畏,剩下的便只有愚蠢的叛逆和因無知而無畏的行動了。人們在焦慮中互相折磨,又在折磨中獨自煎熬著,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佛說:心中有什么,你就會看見什么,我覺得此言一點不虛。首先你要篤信陽光,其次再接受太陽有黑洞,就這么簡單。
-
讓你的他永不變心的絕招愛情是甜蜜的,但是有很多人們在生活當中都會出現一些出軌或者是變心的這樣的情感的現象產生給我們的另一半帶來了非常多的危害,
-
戀愛中女人怎么做 兩者關系更好戀愛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讓我們兩者關系變得非常的好,因為戀愛中的女人也會投入非常多的感
-
如何判斷男人是否愛你 注意8件事對于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容易改變自己的思想的,一個非常復雜的男性思想方式的,那么在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男性
-
7個方法讓你在戀愛期不再冷戰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小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感情雙方更加的健康,那么感情的雙方也會出現一些摩擦的癥狀,在生活當中總會出現一些吵
-
情侶吵架怎么辦 7個方法來緩解對于兩個人的感情生活來說,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一些吵架或者是鬧別扭的現象來看,這有很多的小兩口在吵完架之后都會出現冷戰的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