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de婚約》:愛情與婚姻之間沒有仲裁
盡管現代年輕人的婚戀觀屢屢遭到長輩的質疑和嘲笑,可是相信仍然有很多人都會像本片中姚晨飾演的王順佳一樣,想當然地以為在愛情和婚姻之間,有一個公正的仲裁。她會為婚約倒計時,也會為愛人守身如玉。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卻也實實在在地是很多人成長路上的必經階段。《搖擺de婚約》關注的是“擺婚族”,而更進一步關注的是中國年青一代人內心對愛情和婚姻中間這一段最敏感時期的態度。
《搖擺de婚約》劇照
姚晨的演技確實很好,在影片中把王順佳幾個心理階段都通過表情、言語、小動作等細節表演了出來。可以說本片即便是看姚晨挑大梁演戲,就足夠值回一半票價,再加上《時尚COSMO》所保證的時尚元素,使得本片瑕不掩瑜。可惜的是,主創本身的年齡問題,稍微拖了影片的后腿。三位主創姚晨、郭曉冬和朱雨辰都已年過30,放在本片的時尚氛圍中倒是比《杜拉拉升職記》那種初出茅廬便得志要顯得“合理”,但是由于本片所涉及的情感期是屬于成熟前期,便顯得略微有點兒不符。這三位“熟臉”演員,怎么看都像是愛情戰場上的老手哈。不過換個角度想想,由于現代社會競爭異常激烈,想要在《時尚COSMO》這種雜志里先立業再成家,確實得被逼成“晚婚”模范。 呵呵~~
影片顯然不愿意跟風掛羊頭賣狗肉,從一開始就沒有去過多地牽涉其他元素,而是直接把影片的沖突點頂在了王順佳和郭曉冬飾演的吳巨源之間。從始至終關注的都是王順佳這個角色婚戀觀念的逐步成熟。在經歷了幸福等待、晴天霹靂、執意報復和感受溫暖幾個階段后,伴隨著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她完成了自我成長,捎帶著也幫助朱雨辰飾演的張俊浩成長了一下。影片的時尚氣息強烈,卻又不僅僅以表現時尚外觀為填塞,把時尚解釋為一種生活態度,去催化和幫助王順佳完成這個心智的成熟,去融入角色的成長經歷,幫助故事一環環發展,促進角色一步步塑立。
王順佳心理狀態最大的轉折,就在于她在雜志上完成的那篇小短文。這篇短文隨著雜志的出版,又去感染了更多的人。通過導演的處理,眾多讀者閱讀此文后的心理反應,被剪輯在了一起。這讓我們看到,人們之間心理上的共鳴。王順佳面對婚約時所經歷的心理焦慮問題,在社會上普遍存在。雖然導演沒能把這個問題處理成實打實的現實主義,但是浪漫化處理一下也未嘗不可。沒心沒肺的大笑姑婆都這么糾結和郁悶了,還有必要把觀眾也一并拉下水抽泣么?^_^ 導演的手法終歸是他個人的喜好問題,與其抱怨不夠真實,咱們能多讀解出一點情感撫慰豈不更好?看著那些閱讀《時尚COSMO》上王順佳的心情的人,都像是在舔舐自己傷口的小動物一般,有夸張之處,卻也有可憐之時。
影片另外一個副命題很有意思。就是在講“時尚”這個東西。影片還特意設計了一個很權威的角色來親自講解這個概念。說實話,就像很多人看《百家講壇》一樣,大多數人都不會聽完就豁然開朗了。觀眾多半會像《葉問2》里的黃曉明那樣回應一句“我在想”。時尚,作為一種賣座元素已經被《非常完美》和《杜拉拉升職記》充分利用了一把;不過作為一個小的探討主題到還真沒怎么出現過。我很疑問,好萊塢的時尚電影充斥著世界一線品牌就算是“時尚”,內地時尚電影充斥著世界二線品牌難道就必定不能被稱為“時尚”?我們內地的電影里的北京白領,到底是用蘭蔻算時尚,還是用歐萊雅算時尚,抑或是用一些我們聽都沒怎么聽說過的奢侈品?
影片在很多小段落里,導演都采用了片段性閃回和偽MV剪輯等“時尚”的小伎倆,把影片的單場戲份的環境烘托地很足夠。觀眾可以很輕易地便接受到導演的目的性,感受到影片所要傳達的情緒。而之所以很多觀眾有怨言,多半也是因為對接受到的情緒不太認同吧。畢竟,比起影片的時尚氣息而言,作為故事主體的“擺婚”其實一點兒都不時尚。那些婚約期順利度過的人可能大都不會理解“擺婚族”的苦惱和恢復吧,那么我建議你們把影片三個角色的年齡層置換一下,用你初戀的年齡去替換掉本片的三個角色,去體驗一下自己曾經在愛情和永遠之間苦苦覓求仲裁的日子吧。這樣一來是不是便有了回憶呢?
-
讓你的他永不變心的絕招愛情是甜蜜的,但是有很多人們在生活當中都會出現一些出軌或者是變心的這樣的情感的現象產生給我們的另一半帶來了非常多的危害,
-
戀愛中女人怎么做 兩者關系更好戀愛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讓我們兩者關系變得非常的好,因為戀愛中的女人也會投入非常多的感
-
如何判斷男人是否愛你 注意8件事對于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容易改變自己的思想的,一個非常復雜的男性思想方式的,那么在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男性
-
7個方法讓你在戀愛期不再冷戰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小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感情雙方更加的健康,那么感情的雙方也會出現一些摩擦的癥狀,在生活當中總會出現一些吵
-
情侶吵架怎么辦 7個方法來緩解對于兩個人的感情生活來說,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一些吵架或者是鬧別扭的現象來看,這有很多的小兩口在吵完架之后都會出現冷戰的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