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愛情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是有些人愛得輕松,有些人愛得枯澀。有些愛天長地久,有些愛曾經擁有。在所有的愛情中,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讓我們先來看一對戀人關于愛情境界的對話。
有一天,女人問男人“你說,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男人想了想,說:“是生與死吧,你想啊,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卻,還不是愛的最高境界嗎?” 女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開始時她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許多的愛情最壯烈的時候總是會和生與死聯系在一起的。那些流傳千古的愛情無一不是生生死死,總之悲情者居多。但蕩氣回腸的愛情在現實生活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可是,更多的俗世愛情卻只有平常的愛與恨,悲傷與快樂。
“那你說是什么?”男人問。
女人笑了,“是習慣,當你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中的習慣,你就真的愛上他了。”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習慣的認同,愛到最高境界就是認同了他的習慣。一個女人習慣了一個男人的鼾聲,從不適應到習慣再到沒有他的鼾聲就睡不著覺,這就是愛;一個男人習慣了一個女人的任性、撒嬌,甚至無理取鬧、無事生非,這就是愛;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去改變、去遷就,這就是愛;愛情的哲學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就在生活的點滴里。
你如果始終不能適應一個人,適應他的所有習慣,那只說明你沒有愛他,或者說你還未到愛的境界,因為愛就在這些細節里。當你已經習慣你的愛人所有習慣,比如他衣服的煙草味,比如他干凈的襯衣,比如他半夜起來看足球。如果這些你都已習慣,那么不要再問愛是什么這樣愚蠢的話題了。
愛,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樸素,它像一杯在我們身邊的白開水,伸手可及,淡而無味,卻是生活的必需品。想起安妮寶貝的一句話:“不是愛他,而是愛有他的日子。”也許,習慣就是愛的歸屬,也是愛的最高境界吧。
笑言點評:愛的心理學意義是投射認同和內化。
Dicks(1967)是最早一批使用投射認同的概念來觀察婚姻的治療家。
Dick的觀念又來自于Fairbairn的內生精神環境(endopsychic situation)理論。他提出夫妻雙方的結合不僅僅是意識層面的選擇,也有無意識中的彼此配合。往往他們都看到對方身上閃爍著自己自身的某些部分的特質,希望通過婚姻讓對方幫助自己把這些不可接受的特質表達出來。這種無意識的配合,也就是投射認同,在健康的婚姻中,那些被潛抑的客體關系可以通過婚姻關系得到釋放,從而可以讓人們回收那些被投射的自身成分。
Felman等認為,由投射認同形成的舞蹈往往是一種合謀的防御(a collusive defense),用來保護雙方不要面對對親密的恐懼。(Feldman,1979: Feldman & Pinsof,1982)
(作者注:這里需要區分一下,親密和親近是不一樣的。投射認同的伴侶走著、坐著、站在、睡著都要在一起,很親近,但是其實他們并不親密。就像那句老話所說,如果依賴也能算友情的話,蛔蟲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了。)
基于上述理論,愛可能是投射和認同的結果,最終表現為生活中的“習慣”。
但可怕的是,我們人類的感覺適應,習慣之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鎖碎中,可能是情感的麻木,如何去習慣化也許是愛情保鮮的必修課。Lerner為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
Lerner(1-9-8-9)認為,親密不僅僅是指靠近,在這里可指習慣化,而且是指能夠在關系中保持自我個性,并且允許對方也這么做,也就是說,真正親密的關系中雙方能夠呈現彼此自我個性的所有方面,而且能夠和對方的各個方面保持情感的聯系,而沒有必要歪曲、控制、改變對方。
也就是說健康的伴侶關系中,對對方的認知是“恰好”的。關系是包容的。這些伴侶間發生的投射認同主要是用來修復、彌補分 裂造成的痛苦的。
習慣了某人的愛,也是很可怕的。預示著對分離的恐懼和焦慮。
-
讓你的他永不變心的絕招愛情是甜蜜的,但是有很多人們在生活當中都會出現一些出軌或者是變心的這樣的情感的現象產生給我們的另一半帶來了非常多的危害,
-
戀愛中女人怎么做 兩者關系更好戀愛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讓我們兩者關系變得非常的好,因為戀愛中的女人也會投入非常多的感
-
如何判斷男人是否愛你 注意8件事對于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容易改變自己的思想的,一個非常復雜的男性思想方式的,那么在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男性
-
7個方法讓你在戀愛期不再冷戰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小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感情雙方更加的健康,那么感情的雙方也會出現一些摩擦的癥狀,在生活當中總會出現一些吵
-
情侶吵架怎么辦 7個方法來緩解對于兩個人的感情生活來說,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一些吵架或者是鬧別扭的現象來看,這有很多的小兩口在吵完架之后都會出現冷戰的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