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心理催眠師真的可“造夢”
電影《盜夢空間》的火爆,也讓人們對潛意識領域的關注空前火熱起來。片中男主角柯布成功地對菲舍實施“夢想植入”,更令人浮想聯翩了。實話告訴您,在心理治療領域中,催眠師們玩的就是這一手。
在南京,就有人被成功地“植入”新的夢想之后,而擁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它在心理學中的名字,叫做“人格轉換”。
“植入”在生活中很常見
夢想植入難嗎?涉及信念體系的轉換,確實比較難。但想要在瞬間對某人的情緒給予轉變,卻比較容易。有多年催眠治療經驗的南京關心心理治療中心主任蘇薇如告訴記者,類似的“植入”,在心理治療領域中曾經比較常見。就是利用人的聯想能力,來轉變情緒反應模式。
那么催眠治療里,治療師如何給當事人植入夢想呢?蘇薇如女士以一個多動癥的男孩為例略作介紹。
“先讓他安靜下來,產生專注力之后,通過對話引導,讓他描述自己腦中所浮現的意象。那個男孩說看到一只藍貓。于是,在他完成了對藍貓設想的全部動作之后,我引導他去‘看’另一個意象——這個藍貓拿著一顆寶石,在你腦門上點了一下。啪!咦,你美美地睡去了,然后呢,第二天早上醒來,你發現一切都改變了!”催眠師說,在那個“啪”的一聲中,她拍了一下桌子,這一音效,又及時地強化了男孩潛意識中“被寶石點化”的效果了。于是,在接下來的引導中,孩子會自發地說,呀,第二天醒來,發現媽媽在笑,爸爸過來擁抱,而同學們也圍過來聽他講有趣的故事了……“因為孩子的意識防御能力比較弱,催眠時很容易就可以自發產生理想的意象。但對成年人催眠時,他們往往還是會掉進自己過往的負面認知中,因而需要多次反復地引導、巧妙植入,才可能慢慢建立一個新的信念。”
語言引導效果有限
而這個通過在潛意識深處讓當事人不斷釋放情緒、通過轉變情境、轉化信念來讓當事人療愈傷痛,并以積極姿態去設想未來的過程,就被稱為“人格轉換”,即《盜夢空間》中所述的“夢想植入”。
事實上人在進入深度催眠狀態時,確實也如此。“人在潛意識狀態里忘了時間與空間感,可以任意跨越。只是那里面,更多浮現的意象都是基于過去的記憶——比如有些被催眠的個案,除了回到幼年時的一些畫面,甚至回溯到在母腹中的一些情緒感受。”催眠師的任務,就是帶領個案在這些潛意識深處的種種意象中,以象征的手法,穿越沉重的過去,開創一個全新美好的未來。
那么“夢想植入”亦即“人格轉換”,在催眠治療中究竟能產生多大的效力?蘇薇如指出,正如《盜夢空間》中所顯示的一樣,很難。“僅僅是通過語言誘導來實現,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往往效果10%還不到。電影中所說的確實如此,有時精神生物學會倡導通過藥物置換來達成目的。”
-
反復出現惡夢顯示健康出現狀況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出現些做夢的,但是有時候經常做夢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美夢或者
-
做夢就可以讓你解除疲勞的嗎?一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做夢的經歷,但是大家不知道,做夢其實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時間,但是做夢其實也是有
-
從夢境看自己真實生活狀態做夢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夢境也有好有壞,每個人的夢境都有所不同,而很多情況下,夢境也與我們的真實生活狀態有一定的
-
心理解析:盜夢、潛意識與催眠關于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你了解多少?夢境里,可能是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自己,畢竟,相關數據顯示,每個人對自身的了解,其實只占10%
-
心理學家解讀5種常見的噩夢人人都會做噩夢,有過夢魘經歷的你,是否現在回想起夢境,仍會感覺恐懼、難過、焦慮?噩夢是潛意識的情緒反應,是白天外在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