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此時無聲勝有聲
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畫的蝦,可謂一絕。可是,他從不在畫中加上水,奇怪的是,雖然畫中無水,卻好像更能讓人想象出“蝦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
心理學家將這一現象叫做“空白效應”,指的是故意設點懸念、吊一吊胃口,給他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更能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大腦變得活躍起來。而“滿堂灌”、全盤告知后,人們不僅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大腦的創造性思維還可能受到壓制。
有句老話“此處無聲勝有聲”,生活中,我們不妨也學著留出空白,也許事半功倍,比如演講時設個包袱,讓人不得不跟著你“窮追不舍”;給他人提意見時,說個引子就打住,讓對方自己反省,可能印象更加深刻。
相關文章
-
反復出現惡夢顯示健康出現狀況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出現些做夢的,但是有時候經常做夢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美夢或者
-
做夢就可以讓你解除疲勞的嗎?一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做夢的經歷,但是大家不知道,做夢其實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時間,但是做夢其實也是有
-
從夢境看自己真實生活狀態做夢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夢境也有好有壞,每個人的夢境都有所不同,而很多情況下,夢境也與我們的真實生活狀態有一定的
-
心理解析:盜夢、潛意識與催眠關于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你了解多少?夢境里,可能是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自己,畢竟,相關數據顯示,每個人對自身的了解,其實只占10%
-
心理學家解讀5種常見的噩夢人人都會做噩夢,有過夢魘經歷的你,是否現在回想起夢境,仍會感覺恐懼、難過、焦慮?噩夢是潛意識的情緒反應,是白天外在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