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會選擇自殺
據衛生部報告,我國每年有25萬人自殺死亡,自殺是我國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15歲至34歲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自殺未遂作為導致自殺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聯合國估計自殺未遂人數是自殺死亡人數的10倍至20倍。
我國任何地方都沒有建立自殺未遂報告系統,因此無法評估我國確切的自殺未遂率。若保守地按自殺未遂人數是自殺死亡人數的8倍計算,衛生部公布,中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自殺未遂。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進行的研究表明,由于自殺者所用自殺工具的致死性高和農村地區急救系統薄弱,導致許多“自殺未遂者”最終自殺死亡,中國的自殺未遂人數估計是自殺死亡人數的10倍至15倍。根據有限的有關綜合醫院急診室診治的自殺未遂數據,研究者估計中國每年接受治療的自殺未遂人數在250萬至350萬之間。
2000年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曾對北京市152家綜合醫院和?漆t院的急診登記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其中3530例明確登記為自殺未遂案例。將這一結果推算到全市所有醫院,估計北京每年有9428例自殺未遂者在醫院就診。而且該數字是―個保守的估計數字,因為許多自殺未遂案例的急診記錄為“意外中毒”。
16%的自殺未遂者以前也有過自殺行為,更容易反復自殺導致死亡。
對于自殺未遂人群特征的研究是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正在進行的重要課題。作為研究人員之一,中心教育培訓科主任李獻云副主任醫師說:“自殺未遂是自殺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調查研究顯示,在自殺未遂者中,16%以前有過自殺行為,在自殺死亡人群中,1/4的人曾經有過自殺未遂經歷,研究自殺未遂人群的特征,對自殺未遂人群進行提前干預,防止再次出現自殺行為,也就是減少了自殺死亡人數。”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與全國20家綜合醫院合作開展了自殺未遂研究,回顧性收集1990年以后就診于這些醫院急診室的自殺未遂病例的數目與類型。從200萬急診病例中收集了1萬余例自殺未遂病例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農村地區綜合醫院急診自殺未遂病人數占急診總人數的比例為1.65%,顯著高于大城市綜合醫院的比例0.25%。在綜合醫院急診自殺未遂病人中,96%為服毒自殺,其中服用醫療藥物,比如抗焦慮藥或催眠藥是最常用的自殺未遂方式。而且與人們預料的一樣,在農村地區綜合醫院就診的自殺未遂病人服用農藥自殺比大城市綜合醫院更為常見。
自殺未遂者往往是沖動性自殺,近一半人考慮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李獻云對記者說,他們對自殺未遂病人進行了詳細的精神科評估,在調查的659例自殺未遂者中,僅38%在自殺當時有精神障礙,比如抑郁、酗酒、濫用藥物等,也就是說許多自殺未遂者表現為沖動性自殺行為,他們從第一次考慮自殺到采取自殺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37%不超過5分鐘,46%不超過10分鐘,60%不超過兩小時。而自殺死亡人群中有精神障礙的人群占到64%。
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雖然都是主觀決定采取的一種自我傷害行為,但是自殺未遂的決定因素可能不同于自殺死亡,自殺死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死前兩周嚴重抑郁、有自殺未遂史、死前兩天內發生急性人際沖突、朋友或熟人有過自殺行為……
自殺未遂僅僅是單一的因素就有可能導致自殺行為,比如一些突發的刺激和壓力,“可能就是夫妻吵架、婆媳吵架等劇烈的沖突事件,就讓他們采取了自殺行為。”李獻云對此感到十分擔憂,“可見國內自殺未遂者中絕大部分是沒有精神障礙的,這也提醒我們,不僅僅是把干預的重點放在有精神障礙的人身上,普通的人也可能出現自殺行為,要關注平常的人際矛盾、人際沖突,幫助他們及時化解。”
自殺死亡和自殺未遂的結局不一樣,和當時的心理狀態、死亡決心與死亡意圖有關,相對來說自殺未遂者當時的死亡意圖不是很強烈,大部分只是一時沖動,所以自殺未遂者選擇的自殺方式致死性要低一些,比如吃安眠藥等,自殺死亡者選擇的自殺方式致死性更強。
-
人際交往中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變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非常
-
為什么約炮后兩人關系難持久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軟件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會選擇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在一起談對象或者是
-
新媳婦如何與親人相處新媳婦,到底怎么樣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別人在一起相處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婆家的時候,也是感覺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種病態社交 學會正確與人相處有一些變態的社會交往,我們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實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心態,還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現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類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還有就是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