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刻意的模仿讓人喜還是讓人煩
在我們與人談話交流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不自覺地模仿談話對象的小動作、語氣和表情,覺得下次可以促進交流,留下好印象,但有時我們卻很討厭那些“學”自己的人。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正在考慮要聽一首什么音樂來打發無聊的周日晚上,這時分別有兩個人提出了建議:A是你的好友,她和你的音樂口味相似得讓你驚呼知己;B是樓下賣豆漿油條的大媽,每天上班奔向早高峰的洪流時你都會聽見她動情地哼唱各種神曲。
不出意外的話,你會選擇A的建議,看似簡單的決策情景其實揭示了一個有趣的道理:A和你的相似度高,不論在品味上還是在人口學變量上(比如你們的身份、年齡),所以在這種偏好性決策(也就是最終選擇無關乎對錯的決策類型)中,你會傾向于采納和你相似的人的建議。
“臭味相投”:我們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除了在決策中占有優勢地位,在社交中也是這樣。和人交談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彼此微小的一舉一動,從面部表情到身體語言,這些動作如此自然地發生以至于我們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做了什么,有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變色龍效應”,也就是一種無意識模仿。“無意識模仿”這套系統根植于我們的大腦,它的意義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并融入群體。
對于人類這種群居動物來說,模仿的重要性不亞于生活在荒原中耳聰目明得以找到食物并且腿腳靈便能夠逃避天敵。“無意識模仿”到底是如何幫助我們有效交流融入他人的呢?199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沙特郎(Chartrand)和巴奇(Bargh)發現,當參與者和實驗員自然交談時,如果實驗員適當地增加摸臉或抖腿的次數,那么參與者相應的摸臉或抖腿次數也會顯著增加;并且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參與者都沒有察覺到自身模仿行為的存在;反過來當實驗員模仿參與者時,參與者對實驗員的印象以及對交流過程的評價就會有顯著地提高。
總之這說明了無意識的模仿能加強個體間的相互喜愛和聯系,甚至誘發個體的親社會狀態。
好文推薦:
男性冒險欲望明顯高于女性 >>>
中國式婚姻缺少的東西 >>>
摻假婚姻背后的“潛規則” >>>
莫讓抑郁毀了職場精英 >>>
-
人際交往中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變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非常
-
為什么約炮后兩人關系難持久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軟件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會選擇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在一起談對象或者是
-
新媳婦如何與親人相處新媳婦,到底怎么樣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別人在一起相處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婆家的時候,也是感覺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種病態社交 學會正確與人相處有一些變態的社會交往,我們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實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心態,還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現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類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還有就是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