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過分依賴手機 理性使用更幸福
現在的手機是越來越普遍了,很多人都會過度的依賴手機,一天沒看手機就會渾身不自在,在聚會的時候,人們都是各忙各的,忙著看自己的手機QQ信息,或者微信等。
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開會時,不少與會者忍不住掏出手機擺弄,全然不顧報告人講了什么;幾十年不見的老同學聚會,寒暄過后,大家突然變得沉默,在等著上菜的間隙不約而同地低頭玩起手機,其實這些都是手機依賴癥。那究竟如何擺脫依賴手機,下面編輯給你詳細解答。
根據某網站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九成人離不開手機。2013年國際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峰論壇發布數據,中國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鐘在手機上,遠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鐘。隨著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許多人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這個“愛物”。這些情況不僅在年輕人中很常見,很多中年人也加入這個行列。
據美國廣播公司近日報道,美國一位科技博客作者、26歲的保羅·米勒過了一年不上網、不用手機的生活。米勒說,他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看看這一年來自己都錯過了什么。對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表示,人人手機不離手其實是正常現象。首先,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手機依賴的本質是對信息的依賴。當前,手機的功能已不僅僅局限在通話上,還能上網看新聞、聊天、看天氣預報……是我們獲得即時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里,人們身不由己地要讓自己跟上節奏,否則會產生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導致認同感降低,甚至產生不安全感。
其次,大多數手機依賴者是由于形成了習慣化的行為。他們會下意識地掏出手機,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事件發生,并分享給大家。最后,有的人受工作所限,需要隨時接電話或短信,使他們不得不經常看看手機,否則就有被職場“邊緣化”的危險。
人既有交往的需要,又有維持私人空間的需要。有時,過分親密會引發人際沖突,太強的距離感又使人孤獨。在心理沖突的驅使下,很多人便在不知不覺中拿起手機。也有醫生認為,在少數情況下,當人們無話可說時,常會用手機來破除尷尬。
“手機不離手無可厚非,不妨把這種現象當成一面鏡子,評估自己的心態。”祝卓宏建議,如果吃飯、上廁所都強迫性地看手機,手機不在身邊就坐臥不安,忽略身邊人,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緒、社會功能受到影響,個人時間都被手機“剪”成碎片,就需要調整了。
首先問問自己,手機不在身邊時為什么會擔心,擔心的是什么。如果擔心錯過重要的來電,那不妨設置來電提醒;若擔心電話丟失,找不回電話簿或珍貴的資料,那就趕緊備份。
其次,有天天刷微博、聊天、看小說習慣的人要捫心自問,希望把心安放在哪兒。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家人身上,或靜下心來享受片刻寧靜,才能淡然面對生活的一切。泰國一則公益廣告發人深省:廣告中的人盡管有的在海邊散步,有的與朋友相聚,有的陪在女兒身邊,但他們都沉溺在掌中世界里。驀然回首,他們才發現,比起虛擬世界,腳下的海浪、天邊的彩虹、親人的笑容更值得珍惜。
最后,如果聚會時有人獨自看起手機,他人不要苛責。要意識到,他或許對當前的話題不感興趣,或對當下的氣氛無所適從。不妨耐心詢問他有什么需要,或想做些什么。
手機是好,但是大家也不要太過于依賴在手機身上,一定要多關心關心自己身邊哪些真真實實存在的人們。
-
人際交往中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變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非常
-
為什么約炮后兩人關系難持久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軟件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會選擇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在一起談對象或者是
-
新媳婦如何與親人相處新媳婦,到底怎么樣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別人在一起相處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婆家的時候,也是感覺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種病態社交 學會正確與人相處有一些變態的社會交往,我們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實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心態,還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現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類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還有就是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