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是拉近人與人關系的“催化劑”
安慰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真正能達到安慰的安慰并不多,甚至不少時候我們發現越安慰對方的情緒波動越大,安慰的效果沒達到,激怒的效果卻很明顯,那么,如何安慰才能保護心理的健康呢?
假如你的朋友剛剛失戀或丟了工作,你會如何安慰他?大多數人的本能是鼓勵對方,但近日發表于美國心理學會會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樣的安慰往往適得其反。安慰是門學問,恰如其分的安慰是一劑良藥,不僅能讓受傷的心快速愈合,還能給自己帶來心靈慰藉,更是拉近人與人關系的“催化劑”。
超半數人不會安慰人
32歲的李薇是個熱心腸,不管家人的事還是朋友的事,她都愿意盡力幫忙?擅慨斏磉吶诵枰参繒r,她總會手足無措。“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們,沒有一次能把話說到點子上。”有過這樣困擾的人不在少數。2012年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54%的受訪者自稱不太會安慰人,并且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46%的人有過“越安慰越糟糕”的經歷。
從心理學角度看,首先,假如自身不夠堅強,那么別人的痛苦往往令我們想起自己的痛苦,進而心慌意亂。其次,如果父母不善于安慰他人或相互安慰,孩子長大后就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更不知道如何安慰別人。最后,還有一些人曾經笨拙地嘗試去安慰別人,但別人不僅不領情,甚至還產生誤解,導致他們認定自己天生就沒有安慰人的能力。
但悲哀的是,不少現代人在物欲橫流的快節奏生活中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愿意安慰別人,給社會平添一份冷漠感。僅有29.1%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單位很溫馨。其中部分受訪者表示,如果一個不太熟悉或者關系不算太好的人需要安慰,他通常會選擇拒絕。另一項調查也顯示,在安慰對象的選擇上,89%的人會安慰朋友,58%的人會安慰同事,只有28%的人會安慰下屬,肯于安慰領導的人僅有12%。
不肯安慰人,也可能是自我保護的表現。林語堂先生在《吾國與吾民》一書中分析說,中國人信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主要與缺乏保障有關。
-
人際交往中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變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非常
-
為什么約炮后兩人關系難持久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軟件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會選擇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在一起談對象或者是
-
新媳婦如何與親人相處新媳婦,到底怎么樣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別人在一起相處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婆家的時候,也是感覺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種病態社交 學會正確與人相處有一些變態的社會交往,我們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實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心態,還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現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類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還有就是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