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目光越游離,人緣越差?
很多看過電影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電影里,當男女主角目光對視的那刻,相信觀眾內心已經明白接下來將要發(fā)生的劇情了。假設,你正在街道上走著,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目光和人際關系的關系。
四目交匯的短暫時刻,兩個人的大腦有魔力般地自發(fā)推演出對方的心理活動,雙方都知道,在這電光火石的一剎那,自己正立于彼此內心舞臺的中央。關于這些瞬間,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令人驚奇的結果——擁有或缺少眼神接觸,會以各種形式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系。
接下來,我們就給各位說道說道,這關于眼神接觸的心理學大雜燴——從小寶寶對凝視的敏感性,到長時間眼神對視誘發(fā)的幻覺作用,你值得知道更多。
我們從小就對視線敏感
在生命很早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對眼神接觸格外敏感了。出生僅 2 天的嬰兒更喜歡回看那些正在凝視他們的臉。同樣,若是跟蹤 4 個月大的小寶寶的大腦活動,你會發(fā)現(xiàn),比起目光游移的臉,嬰兒對凝視著自己的臉龐加工更深刻。而當小寶寶 7 個月大時,他們的大腦對于看著自己和看向別處的兩類臉龐處理深度不一樣,哪怕那張臉僅僅只在眼前出現(xiàn)了 50 毫秒,結果也是同樣——這種對眼神的敏感幾乎比任何有意識的覺察都快。
大多數(shù)兒童都懵懵懂懂地發(fā)現(xiàn)了眼神接觸的社交作用(或許已經會放電撩妹了),但離深刻理解它還早著呢。三四歲的小孩會以為,只要遮起自己的眼睛,避開目光相接,別人就看不到自己了。事實上,孩子經常在回避與他人的眼神接觸后便聲稱自己隱身了(os: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自閉癥兒童則往往會表現(xiàn)出明顯缺乏眼神接觸的情況,部分原因是他們很難理解別人目光里的信息與含義,難以通過目光來推斷別人的心理狀態(tài)。
作為成年人,當我們的視線與另一個人的視線交匯,自我意識水平會即刻提升。研究者請來一批被試,讓他們評估自己對一些積極或消極圖片的情緒反應。在此之前,一組被試會先看一張與他們對視的面孔圖片,而另一組被試則會看一張回避眼神接觸的面孔圖片。結果顯示,當被試事先和面孔有過眼神接觸后,他們對自身情緒反應的洞察力更好(通過皮膚電反應進行客觀測量)。“結果表明,受到他人目光注視時,成年人對身體的自我覺察會變得更敏銳。”研究者如是說。
眼神接觸也耗腦?
其實眼神接觸是一種非常強烈的體驗,甚至會額外消耗腦力,因此有眼神接觸時,人很難同一時間執(zhí)行其他有難度的心理任務。今年,日本研究人員請來一些被試做測試,讓他們完成一項動詞生成任務的同時,會看到屏幕上一張真人面孔圖片(圖片里的人會看向被試或或避開目光)。
結果顯示,眼神接觸會削弱參與者在最高難度動詞生成任務中的發(fā)揮,大概是因為眼神接觸會消耗部分原本可以用來給語言任務助攻的腦力。
老司機們早就學聰明了——成人會在需要更專注地表達一件事的時候適當移開視線,來幫助大腦運轉,但兒童不懂這一招,即便被問了個巨難的問題,他們仍會盡力保持與你對視。發(fā)展心理學家已證明,要是讓兒童經過訓練學會恰當回避眼神,有時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問題。
既然目光對視如此燒腦,那為什么還要看著別人呢?
因為一個人是否與我們有眼神接觸,會從各方面影響我們怎么理解那個人和 ta 的感受。
舉個例子,比起沒有目光接觸的個體,我們更容易記得曾對視過的面龐;當一個人與我們對視時,對方憤怒和快樂的程度看起來會更強烈;當我們與另一個人或玩偶(有人臉的物體)眼神接觸時,我們會假設他/她/它擁有更復雜的思想和更強的行動力,比如能夠自我控制,行為符合道德,對社會接觸有更大的渴望。
看來,沒有目光接觸可能更容易被人冤枉和忽略咯?
不僅如此,人們還傾向于對持續(xù)回避自己目光的人給差評,判定人家不真誠。如果對方是女性的話,還會覺得她們不夠認真負責。反過來,我們更容易相信那些會看著我們眼睛講話的人(撒謊技巧 get✔)。不過,凡事都有尺度,超高強度的眼神接觸也被人們視作有精神疾患的一個特征。
對視多久最合適?
那看多看少,到底看多久才好?
為了找出持續(xù)對視的最適合時長,心理學家在倫敦科學博物館招募到被試,讓他們觀看視頻,視頻里會有看向他們的一些面孔,面孔與被試有各種時長不等的眼神接觸,范圍在 100 毫秒(僅 1/10 秒)到 10300 毫秒(大于 10 秒)之間,然后讓他們評價對視的舒適感。結果發(fā)現(xiàn),參與者認為最舒服的眼神交流持續(xù)時間平均是 3 秒。
但若需要通過眼神來判斷是否能信任一個人,此時就不僅看眼神交流是多是少了,還取決于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些什么。
最關鍵的是,我們通常會下意識地去關注他人的瞳孔活動。如果他們的瞳孔擴張(代表被吸引和情緒喚醒的標志),我們會傾向于認為他們值得信賴;如果瞳孔縮小(代表恐懼或感受到威脅的跡象),我們傾向于判斷他們不值得相信。
同樣,當我們信任一位瞳孔擴張的伙伴時,我們的瞳孔也會傾向于模仿他們,顯示出類似的擴張。
當陌生人眼神
后來心理學家們還研究了陌生人之間的眼神接觸,當一個陌生人看向我們所在的地方卻特意避開眼神接觸——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吶,這種體驗在德語里叫“wie Luft behandeln”,表示有人看向你所在的地方卻表現(xiàn)得仿佛在看空氣。這時我們內心的歸屬感會受傷,心理學家們親自在他們的大學校園里做了一個現(xiàn)場實驗,證明人們受到路人的“空氣處理”后,會感覺被他人隔離與孤立。
可是,走在路上我們天天都在躲閃陌生人對視,這還不得心碎了?
謝天謝地,我們似乎有一套內在的防御機制來應對被拒絕和被孤立的感覺。心理學家們做了另一個奇妙測試,他們借助一個網絡傳球游戲,來使實驗組的被試感到被排斥和孤立,對照組則沒有這類感受。然后給他們看一系列面孔,要求被試判斷這些面孔是否也正看向他們。結果是,相比對照組,那些感到被排斥的人們傾向于相信那些面孔正看著他們,而那些目光實則略有躲閃。
有人說,老是盯著一個人看,看太久臉都要變形了。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幾個人關在幽暗的小房間里,相互對視10分鐘,會產生一系列奇怪的感覺,這在心理學上是“解離”,就是指人們失去與現(xiàn)實聯(lián)結時的感覺。
-
人際交往中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可以讓自己的事業(yè)變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非常
-
為什么約炮后兩人關系難持久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軟件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會選擇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話肯定會在一起談對象或者是
-
新媳婦如何與親人相處新媳婦,到底怎么樣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別人在一起相處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婆家的時候,也是感覺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種病態(tài)社交 學會正確與人相處有一些變態(tài)的社會交往,我們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實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還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現(xiàn)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類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還有就是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