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的至樂——老頑童
我有一位朋友,畫國畫的,55歲了,可是天天喜歡跟年輕人泡在一起,整天笑聲朗朗,從來沒見過他有愁眉苦臉的時候。我問他怎么會有那么多笑的“素材”,朋友說:“找唄!”朋友的處世態度很有點金庸筆下老頑童的味道。
老頑童這個稱謂沾了一個“老”,其實并非老人才有資格做老頑童,一個人只要在別人認為必須成熟的年齡時,還保持著一種對世事的樂觀,他就稱得上是一個老頑童。
一個人要做個老頑童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前些日子看到一個故事:在二戰期間,一名士兵被敵方俘虜了,敵方的軍醫將俘虜的雙眼蒙住,將俘虜綁在一張床上,在俘虜的手腕靜脈處扎入一支注射針頭,并導上一根導管,在床側放一個盆子,然后告訴俘虜說:“我將放你的血,直到流盡最后一滴為止。”兩天后,那個軍醫再觀察俘虜時,發現他已經死了。其實,軍醫并沒有放俘虜的血,那根導管的另一端是封閉的,液體滴在盆子里的滴答聲,是由一個底部有小孔的容器裝上水后讓其滴落在盆中發出的。這位俘虜表面上是死于敵方軍醫之手,實際上是死于對生活的失望,死于對戰勝人生黑夜缺乏信心。
做老頑童不是幼稚。幼稚是面對生活的無知,是遭遇復雜與艱險時的茫然。而做老頑童則是認識事物本質之后對自我能力的確信,對生活挫折的征服,對美好明天的向往。一個幼稚者可能把自己的前程葬送在輕率里,一個樂觀者卻只會把愛情、事業的失敗漚成成功的肥料,讓人生最終開放出艷麗的花朵。幼稚是我們要盡力避免的,而樂觀卻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世上的人常常喜歡追問人生的至樂,其實,生命的至樂莫過于痛痛快快地說自己的話,干自己的事,做一個通體透明的老頑童。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