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心理疾患困擾老人小孩
“抑郁癥并不可怕,家人要對患者多關心,輕的需進行心理咨詢,嚴重的要及時送醫院進行心理或藥物治療,同時,患者本人也要加強心理衛生保健。獨生子女從小面臨的人際關系不如多子女家庭復雜,由于人際關系單一,使得他們交往能力較弱,出現問題時往往無法解決。
年前,成都一名年過七旬的大爺從8樓跳下,當場身亡。據其親屬透露,“事發時沒有任何征兆”,但死者生前患有抑郁癥。不久前,一位老大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市七醫院求助,老人曾多次自殺未遂……
近年來,有關老年人自殺的消息逐漸增多,老年抑郁癥已經超過老年癡呆癥,成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最大因素,而“空巢(獨居)老人”增多,老人們缺少合適的傾訴對象則是老年抑郁癥高發的一大原因。
【案例】
好幾次我都想從17樓跳下去
口述:我今年80歲了,是杭州人,我住在市中心的高樓里,生活物質條件富足。膝下一兒兩女,事業有成,每周末都來看望我一次。然而,或許是因為老伴早早地離我而去了,平時在家我時常感到孤獨無助,一個人望著空蕩蕩的百來平方米屋子,心里空落落的。我時常開著電視機,一直響到天亮,只是不想到了夜晚周圍就寂靜一片。我也很羨慕樓下小區里的老人們,常常帶著孫子孫女聊天玩耍,有一次我走下樓去,想嘗試和她們說說話,可是我發現自己失敗了,她們聊的都是家長里短,而我的家里只有我一個人,聊不出話題,我只好怏怏地走回樓上。日復一日,好幾次,我站在17樓的陽臺邊緣,都有沖動想跳下去,這樣是不是就不會再寂寞了?
■醫生點評
老年人抑郁自殺率是其他抑郁人群的4―5倍
“老年人其實是一個比較孤獨的群體,他們需要子女更多的關心。”市七醫院心理科主任陳樹林說,老人宣泄情緒的渠道比較少,長期的孤獨感容易誘發老年抑郁癥。“但是如果子女能多和老人聊聊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就會好很多”。
“抑郁癥并不可怕,家人要對患者多關心,輕的需進行心理咨詢,嚴重的要及時送醫院進行心理或藥物治療,同時,患者本人也要加強心理衛生保健。”陳醫生稱,相對于其他年齡段,老年是抑郁癥的高發時期,然而真正來醫院尋求醫生幫助的老年人卻不足總門診量的1%,而老年人因抑郁自殺的卻是其他年齡段抑郁自殺人數的4―5倍。出現這種癥狀,與老年人所面臨的壓力有關,因為隨著退休后角色地位的轉換,許多人變得無所事事,加上本身疾病,以及環境變遷、老伴去世等,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導致抑郁癥發生。
陳醫生建議,老年人退休后,可以自己找些有興趣的事做,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同時正確看待生老病死,保持心理健康和樂觀精神,“當然,整個社會對抑郁癥的認識也需要加強”。
如何自己解決心理問題?
當發現自己產生不正常的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時,應該――
第一步:讓自己投入去做另一件閑事,例如看書、玩游戲、唱歌等一切你自己愛好的事情。(如果不能解決問題請往下看)
第二步:當情緒穩定下來后,請靜下心來仔細考慮問題出現的原因,想想解決事情的辦法。(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請往下看)
第三步:當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解決問題后,請上醫院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千萬不要因為礙于面子而拒絕接受幫助和治療。
求助方式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24小時心理咨詢電話:85029595
各地精神疾病專科醫院
各綜合醫院精神衛生科或心理咨詢科
杭州市各區縣市精神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街道工療站
浙江杭州12355青少年服務臺(每晚6:30-9:30)
杭州市學生心理熱線:87025885(每晚6:00-9:00)
青少年:門診量達30% 孩子出現怪行為多半是心理疾患
小學三年級的小帥,新近養成了咬手指甲的習慣,十個指甲全被啃得坑坑洼洼;初一的軍軍放學后又被老師留下來了,原因是在課間和同學打架;高二的婷婷成績優異,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她卻被同學排擠,之后她上課不認真學習了,回家也不復習了,因為她以為這樣同學們就會喜歡她了……如果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諸如這些煩人的“習慣”,千萬別武斷地認為孩子“學壞”了,他們很可能正被心理問題困擾著。
【案例】
成績優異的我為什么不受同學歡迎?
口述:我是個好強的孩子,平時認真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師特別喜歡我。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同學卻不愿意接近我,他們總在背后說我是馬屁精,說我經常跟老師打小報告。其實我只是偶爾跟老師說說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他們在虛度光陰,一下課只知道聊明星聊玩的東西,有這么多時間為什么不多學習下呢?我勸說他們,卻總是遭到白眼。可是,每次看到其他同學聚在一起玩鬧,我又很羨慕,我有時候也覺得很孤獨很疑惑,為什么大家不愿意跟我玩?
■醫生點評
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導致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
“現在的青少年多是以自我為中心,與同學、與老師、與家人的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心理問題,這部分人群占心理咨詢門診的30%左右。”陳醫生說。
獨生子女從小面臨的人際關系不如多子女家庭復雜,由于人際關系單一,使得他們交往能力較弱,出現問題時往往無法解決。家長一定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況,讓他們快樂成長。教育子女要適度,過度溺愛和過度嚴格,都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不要總在中考、高考前才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事實上這是變相的壓力。
陳醫生說,心理問題是長時間形成的,發現后應及時干預。心理疏導的關注點是尋找問題的癥結,而不是關心具體癥狀。比如青少年“厭學”、“網癮”很多是家庭、社會問題的折射,孩子本身是無辜的。他碰到不少這樣的例子,父母期望值很高,對子女管得非常嚴,但孩子成績卻是越來越差,接著就沉溺網絡。父母則認為是上網影響了孩子成績,開始全身心地戒除“網癮”,但每每于事無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