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老人勿把晨練當“上班”
每天早上在電梯中遇到鄰居張伯,他都一身運動裝打扮,這段他背著太極揉力球。“阿伯早,去哪呀?”“白云山呀。”見阿伯一臉驕傲,我只是笑笑。做老師的我,每天在體院一大早有課,張阿伯和我的出門時間一樣。
這幾天,突然沒見了阿伯,今天上門問問,哎,阿伯膝痛,手麻,在家休了好幾天了。
的確,像張伯這種一早去公園健身的老年人還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練我練,卻沒有注意科學(xué)的方法去做晨練,像晨練要選擇什么環(huán)境,選什么時間,什么時候不宜晨運都有講究的。所以,特別提醒老人千萬不要把晨練當“上班”。
別把晨運當“上班”
喜愛晨練的老年人中,有一些高文化結(jié)構(gòu)、健商較高的老年人,年輕時在工作上追求完美,現(xiàn)在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于是將晨練當成了“上班”,甚至成為心理上的一種替代,也就是———追求完美。這種心態(tài)導(dǎo)致的不良后果,例如為了短時間達到效果導(dǎo)致運動負荷過量,為了練成一個運動套路,反復(fù)重復(fù)一個動作導(dǎo)致肌肉拉傷。
晨練不是“上班”,不要有過強的競爭心理。如果老年人把晨練當成“上班”,就易像對待工作一樣一絲不茍,從而使一起晨練的老年伙伴間互相競爭,對運動技術(shù)的學(xué)習(xí)速度進行攀比,這都對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健身的目的追求健康,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共同組成的。
從運動醫(yī)學(xué)的角度,像上班一樣晨練,即運動的頻度也就是每周5-6次,此種運動頻度對于老年人來說是過多的。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鍛煉的運動頻度,推薦每周3-5次。當然,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但要注意一周中達到有效運動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夠了,其他的時間可以休閑化,小運動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yīng)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jīng)常伴有內(nèi)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tài)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tài)會發(fā)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