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需更注重老人的心理贍養
“有幾個老太太有點糊涂,得讓著她們,她們才能贏幾把!” 80歲的張穩坐在屋頭的陰涼地里,就著一張小桌子與三位老人一起打“跑得快”。
他是北京朝陽區嘉德老年公寓的一位普通老人,每天6點左右起床,然后逗逗小狗,再去菜地里數數自己種的白菜,早飯后或者午飯后跟一幫“志同道合”的老人們玩牌。
不過,老爺子念念不忘當初和兒子打的那場拆遷款官司。“人年紀越大,心就越小。等變老了,脾氣性格都跟小孩子一樣,得好好哄著。” 嘉德老年公寓法人王巖在經營了5年養老院后,覺得開養老院跟幼兒園沒什么兩樣。
隨著子女外出工作成為常態,以及住房等生活負擔的增加、“421”家庭的增多,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已經成為一些家庭的選擇。
在目前情況下,人們為老人挑選養老院的因素包括:可以為老人提供良好的住宿、飲食條件,有經過培訓的專業陪護、服務人員,足夠的醫療支持等等。
然而,贍養并不僅包括良好的硬件條件。對于這些步入人生最后階段的老人來講,他們的黃昏更為特殊和敏感。
“周五病”
“哎呦,疼啊!我這渾身都疼,腰疼、背疼、大腿也疼,我得上醫院!”護工將韓淑琴一推進養老院的辦公室,她就開始大聲喊疼。
輪椅上的韓淑琴今年70多歲,腦血栓后遺癥讓她再也無法下地。雖然嘴里大聲喊著疼,但老人厚厚的老花鏡片下,不停轉動的眼睛里不時還會透出一絲“狡黠”。
韓淑琴家里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都是司機,女兒做護士,有兩個孫子還在讀書。因為子女們無暇照顧老人,將她送到了嘉德老年公寓。
“到周五了,是該疼了,一見到兒子就好了!”坐在辦公室里的郭俊笑著悄悄對本刊記者說。其實,老人平時身體還不錯,但每到周五這天,她就害怕子女們因為各種原因不來看她。所以,她總是以身上疼為理由讓孩子們帶她去醫院檢查。這樣,她就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
“人老了心也越來越小,逐漸回歸到跟孩子一樣。如果想要孩子們陪著了,他們就會耍一點點小聰明。”郭俊是嘉德老年公寓的專職大夫,今年已經58歲,退休前曾在云南一家醫院擔任心外科副主任醫師。作為嘉德老年公寓的專職醫師,他的日常工作不僅包括老人們身體診療,還要對老人進行心理幫助和護理。
郭俊舉例說,老人只是牙周炎出點血,快到周末時也會打電話跟孩子講吐血了,“孩子聽見后,立馬趕來探望。”
“有時候,都住在養老院的老兩口之間也會制造一些小摩擦,希望引起子女們的注意,”北京協和醫院心理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洪霞說,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軀體化癥狀:就是像小孩子一樣,老人也會通過身體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以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如果平時和家人一起居住,老人們也會有類似情況。但養老院的生活使他們表現得更為明顯。
它反映了一個突出問題:老人們即使接受養老院的生活,仍不會把這里當做自己的家,他們還是需要和家人在一起。所以,把老人送到老家的養老院寄養,自己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并非很好的選擇。
一直以來,在可以得到更好的看護以外,人們都認為老人們在養老院可以和很多同齡人在一起,不會太寂寞。但養老院的陪護人員仍然要面對老人們新的心理問題。
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
不熟女的五大標志 |
|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