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怎樣安撫
心理癥結1:喪子之痛
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都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可是無情的地震卻讓這一幕幕慘劇每天都在發(fā)生。風燭殘年的白發(fā)人為黑發(fā)人送終,內心的悲痛往往無法承受,此時,直接勸慰未必有效,心理救助人員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方法緩解其悲傷情緒。
近日電視里播放了一則新聞,內容是一位心理醫(yī)生在對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幸存者進行災后危機心理干預。一家人只剩年邁老人和年幼的孫兒,老人悲痛地哭訴她的兒子媳婦都在地震中喪生,她的7歲的孫子只是坐在一旁抱著膝蓋沉默地流淚,一言不發(fā)。心理醫(yī)生沒有進行說教或簡單的勸慰,而是讓老人回頭看看自己的孫兒,看看孩子長流的淚水,提醒老人孩子幼小的心靈更加脆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孩子更加難以承受。老人看到孫兒,一把摟過孩子,也許擁抱給了彼此力量,老人不再訴說,孩子不再哭泣。
分析:老人和孩子雖然一樣都是心理極為脆弱的,但老人畢竟是走過了漫長的人生路,經歷過風雨的,也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力。將老人的注意力從死者轉向生者,可以給老人重塑生命的希望,因為他明白,比起對逝者的思念,當下對孩子的照顧更加重要。
心理癥結2:房屋倒塌
一位老人自從地震發(fā)生后就沒有進過一粒米,喝過一口水,日夜坐在廢墟上發(fā)呆,無論家人怎么勸說,他仍是毫無反應,如果繼續(xù)下去,他將會虛脫,出現生命危險。盡管家人都幸免于難,可是由于辛苦了一輩子攢錢蓋的新房倒塌了,他無法承受失去家園的痛苦。
當心理救援小組得知老人的狀況后,便在第一時間來到老人身邊,告訴他災難是無法避免的,雖然他的房子塌了,但是大家是不會拋棄他的,政府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幫他重建家園,讓他住上新房子。聽到這里,老人呆滯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并反復確認這是真的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他突然有了精神,爽快地答應去吃飯。
分析:老年人特別容易出現孤獨感,害怕被拋棄,在地震中房子倒塌后,老人感覺自己以后沒有家了,沒有希望了。因此變得消極,甚至是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志。遇到類似情形,只要告訴他政府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有個安身之所,幫他重建家園時,就會給老人活下去的希望,讓他感覺到大家都在幫忙,自己不會被拋棄。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tài)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tài)會發(fā)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