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失調會引起老年人的各種身心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老年人50-80%的疾病屬于身心疾病,即心理失調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消化性潰癢、神精衰弱等。
人到老年心理會產生5種變化:其一,失落感。老百姓年人一但退休,有原來繁忙有序的生活轉向自由松散狀態,精神上無所寄托,常會有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或急躁易怒等表現;其二,隔絕感。由于社交減少和體力、視力、聽力減退使老人趨于自我封閉,不易與別人溝通。;其三,孤獨感。老人閑散在家,常被忙于事業的子女忽視,于是變的孤獨。如果喪偶或夫妻失和,則更容易產生這種心情;其四,沒落感。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人往往認為自己無用,是家庭的負擔,因此心理充滿了抑郁與絕望;其五,恐懼感。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使老人長期處于不安的狀態,增添不必要的煩惱。所有這些心理的變化,都屬于有害情緒,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引爆"出嚴重的身心疾病。
老年人的病態心理不僅是多數疾病的根源和幫兇,而且還會使他們在罹患疾病時喪失戰而勝之的信心,令疾病慢性化、復雜化,使致殘、致死率增加。
有鑒于此,老年人自身有必要設法調整心理狀態,保持情緒樂觀,盡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接觸新鮮信息,達到心理健康。而作為子女和親屬也應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多與老人交流,了解他們心理需求,為他們創造溫馨的生活氛圍。關注老人的生存狀態,關注銀發人群的精神世界,也應成為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