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指南:老年人應該多轉轉不熟的地兒
簡要內容:總之,老人不要總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每兩周或一個月轉個新地方。但要保證在身體、心理、環境“三安全”的情況下,方能出門。
整天待在自己小區周圍,去的永遠是那幾個超市、菜場,您會不會覺得有點枯燥和膩煩了?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提醒說,老人經常悶在家里,或總在一個區域活動,雖然會比較安全,但生活易沉悶單調,也易覺得寂寞。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多到新地方走走。
新鮮的環境,可以給老人帶來新鮮感,視野也會變得更開闊。不僅如此,到了一個新地方,老人還可以練練眼力和記憶力。比如可以看看原來沒見過的牌匾,念一念,把不認識的字記下來,回家查查;可以看看路標,車站名,分辨一下方向;沒準還能看到一些新奇的,能引起自己興趣的小店等。
老人出門,最重要是安全。所以,外出前最好先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果只是在住所周圍2—3公里之內的新地方活動,且是搭乘老人比較熟悉的交通工具,才可單獨出門。如果外出的地方較遠,最好結伴前往。“老人所去之處,一定要社會功能較好、服務較為完善。如公園、街道、市場、商店、廣場、旅游地等。”楊萍提醒,一些過于吵鬧嘈雜、環境復雜的地方,或環境偏僻之所,要盡量避免。
一般來說,超過65歲的老人,在單獨去新地方前,一定要先確認身體狀況,比如身體是否硬朗,頭腦是否清楚、有沒有突發疾病、視力聽力是否都好等。另外,要提前關注天氣預報,選擇好天氣出門,并錯開上下班高峰時段,以免擁擠。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病的老人,不適合單獨外出;一旦外出,最好有懂醫護知識的專人陪護,并備好急救藥品,聯絡電話。
總之,老人不要總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每兩周或一個月轉個新地方。但要保證在身體、心理、環境“三安全”的情況下,方能出門。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