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理財陷阱
1.癡迷癥
五十多歲的徐某自買上彩票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數字排列組合。每當買了幾個號碼時,就會整天地研究為什么沒有中大獎,一連幾天都要萎靡不振。他還將買過的彩票號碼貼成一本“書”,平時他就懷揣著這本“書”走到哪兒琢磨到哪兒。 2.好賭氣
有的老年人心情不好時,就會胡亂消費,以發泄心中不快。這種賭氣式消費的念頭無處不在:胡亂買些用不著的東西,把家里常用的東西損壞后再買。有時自己并非知道要干什么,以及想達到什么目的,就是被瞬間快感所左右,結果花了許多冤枉錢,買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物品。
3.無戒心
心理學上有一種“優先性偏見”,即人們在形成一個嗜好時,往往他們會不自覺地歪曲其他的信息來支持自己的偏好。一些老人為郵購廣告上那只超大型的“領航者”手表外形所打動,就去郵購了一只,原來是只塑料殼電子表,不光其尺寸比廣告上登的小很多,用了幾天后居然就停止了走動。
4.時髦病
老張先生本在市區有一小套住房,但為了追求“時尚”,老張賣掉市區的房子,又貸款在郊區買了一套別墅。可是郊區各項生活配套建設跟不上時代發展,張先生每月還要償還貸款,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的支出安排,搞得家庭不和睦。
5.不服輸
不服輸就是不愿面對現實,自信自己有理財的運氣和本領。下海創業的自信自己決策準確,照老套路走,最后重蹈覆轍。做股票的自認為手持某種股票還會上漲,結果機會不但沒有到來,反而股價大幅下挫。
6.趕潮流
一些老年人股市熱的時候,跟著炒股;基金上漲的時候,搶著買基金。前些年,中央銀行多次下調銀行存款利率,一般保險公司的利率調整往往稍微滯后,因此每次利率下調時,總會激發一些人去趕“末班車”的心理,演變成多次搶購保險潮,一些人并未了解那些險種是否適合自己,便一味投保,沒有為今后的承受能力做打算,幾年后因無力支付保金而退保。
7.想當然
近年來國債這個“金邊債券”市場行情上漲,李大媽有幾萬元資金便一股腦兒地買了幾期憑證式國債,幾個月后李大媽有事急用2萬元。沒料到憑證式國債在半年內提前支取,不但沒有計息,而且還要支付2%的手續費,得不償失。
8.恐懼癥
歷經一些投資失敗的投資者往往會形成一定的恐懼心理,往往是造成下一步投資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心理誤區。某次深度套牢的股民在下次買入股票后就會變得非常敏感,股市略有震蕩,他就賠錢“割肉”了,從而造成巨額虧損。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