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婦女的心理健康別忽視
由于社會發展在各年齡組人口中的效益不平衡,以及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老年婦女仍然是女性人口中的一個脆弱群體。老年婦女的生產和工作能力,因生理上的衰老而下降,經濟和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立,成為社會的弱者。農村老年婦女受虐待遭遺棄的現象目前時有發生。還有的因身染重病,缺錢醫治,忍受著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痛苦。此外大量農民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增多,特別是已喪配偶的,孑然一人晚景凄涼。她們也因此郁郁寡歡,性格孤僻,深居簡出,不愿與社會交往。
心理的脆弱性,則表現在對突發危急事件的承受力和應急能力差。當生活中出現重大挫折現象時,她們往往表現出退縮、軟弱、無助、自卑情緒,還有的人逆來順受,認命,她們既不肯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又無力去改變現狀,長期處在情緒化的、自我折磨、自我壓抑的狀態中。
關注農村老年婦女心理健康,關愛農村老年婦女的生活,應是構建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農村男女平等國策的宣傳,消除對婦女的偏見和歧視,營造男女平等的和諧氣氛尤為重要。社會要對老人有更多的生活關懷、精神慰藉和健康指導。子女更應對老人給予更多關心,承擔自己的贍養義務,包括精神贍養,了解她們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開導和疏通。
社區應加強社區老年文化的建設,開展一些適合老年婦女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并針對老年婦女生理和心理特點提供保健服務和精神健康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老年婦女心理健康咨詢網絡,提高老年婦女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此外,老年婦女因為生理上的原因,可能會伴隨一些易怒、煩躁或者更年期綜合癥狀,無論是子女還是丈夫,都應該多為老人著想,而老人也應盡量不給丈夫和兒女們添麻煩,互相體諒才能使家庭幸福。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