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老年人抑郁癥誤區
抑郁癥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癥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軀老年期常見病體疾病的老年人,其發生率可達50%。臨床主要表現為抑郁綜合征為特征的疾病,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老年性疾病發病率逐漸增高,老年人抑郁癥的患病率也相應增高,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家中的老人經常情緒低落?他們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時不愿參與活動。老人很可能是患上老年抑郁癥。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調查顯示,抑郁癥發病率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年癡呆癥。被孤立者、孤獨者、失業者或剛遭遇哀傷事件的人,都是老年抑郁癥的高危險群。此外,20%的中風或心臟病患者,也會陷入抑郁狀態,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主要癥狀
健忘
老年抑郁癥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老年癡呆癥相似的健忘問題,但它們最大的分別在于癡呆癥患者是真的
關注老年人健康忘記一切,而抑郁癥患者只是堅信自己已忘記。舉個例子,如果問老人癡呆癥患者他吃的是什么早餐,他一定說錯,或根本答非所問。但如果問老年抑郁癥患者,他會對醫生說“不知道”或“我記不起來了”,如果醫生強調他一定記得,最終他說出來的答案會是完全正確的。
癡呆癥患者因為頭腦逐漸失去功能,所以走在街上會完全沒有方向感,甚至會時常迷路或走失,但這種事情并不會發生在抑郁癥患者身上。
無力感
抑郁癥是指一種不尋常、持續的嚴重抑郁情,這種極度悲傷的感覺同時會產生一連串生理上的不適,包
注意區別括失眠、沒有胃口、體重減輕、長期感到疲倦及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并經常有頭疼、背痛及腹痛的癥狀,專注力也大幅度下降。
老年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較高,是因為老人在退休后會寂寞及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了),加上收入驟減(或完全沒收入)、體力漸漸不支、健康出現問題及老友一個個去世。
走出誤區
誤區1
只是情緒問題,不是疾病
老李近一個月以來總感到心情不好,煩躁不安,沒什么高興時候,以前愛看報紙,愛聽京劇,這些日子也覺得索然無味,不愿意說話,不想活動,總想一個人獨處,吃不香,睡不好,體重也掉了十多斤。精神科醫生診斷為抑郁癥,可家里人覺得這只是情緒方面的小問題,還沒到病的份兒上。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很高。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情緒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續到一定時間,就可能是抑郁癥,就不應該認為是通常的情緒不好,而應該以抑郁癥來對待。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