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增加老年癡呆風險
加州大學進行的研究是對1600名60歲以上老人進行了長達6年的追蹤調查,發現經常感到孤獨的老人,壽命減少6年。
孤獨一種心態,不僅是沒伴:“孤獨老人生活質量確實不高”,很多老人都流露出活著沒意思的念頭。
孤獨并不僅僅是“沒有伴兒”,主要是對社會生活沒有參與意識、沒有交流溝通的平臺,就像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一樣,完全與世隔絕,但很多子女并不知曉這點,以為老人衣食無憂就能夠生活美滿。
很多老人吃喝不愁,但孤獨卻讓他們沒心情為自己烹飪美食,要么湊合、要么大吃,不均衡的飲食習慣,以及不愿意外出活動,增加了心腦血管的風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步入老年后心血管功能開始退化,孤獨能加速這過程,可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孤獨增加癡呆風險:如果不愿意和外界交流,也會增加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2007年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月刊刊登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的發現稱,孤獨的人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是正常人的兩倍。
盡管老年癡呆病因未明,但此病是退行性腦部病變。腦子是越用越靈,用進廢退,孤獨的老人不愿動腦,不愿動手,就會人為造成認知和記憶功能退化。
別讓老人寡居:喪偶易導致寡居效應,許多年邁老人在失去伴侶后也相繼去世,傷心過度也會讓身體各個器官遭到重創。
一般來說,喪偶一年內是道坎,傷痛最為明顯。因此在此階段,子女家人要幫助老人,故人的東西可以先收藏起來,不要讓老人獨處,外出散心、去子女處居住都是辦法。如老人的悲痛心情無法釋懷,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好文推薦:
男性冒險欲望明顯高于女性 >>>
中國式婚姻缺少的東西 >>>
摻假婚姻背后的“潛規則” >>>
莫讓抑郁毀了職場精英 >>>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