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海外的“空巢生活”
近年來,隨著幾次移民熱潮的興起,許多中國人移民海外。由于假期時限與往返簽證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海外華人與國內(nèi)親人團(tuán)聚的時間往往很少。為了減輕長輩們對自己的思念,讓他們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越來越多海外華人選擇將國內(nèi)的老人接到自己身邊生活。然而,國外較大的生存壓力使許多兒女對陪伴父母一事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這些旅居海外的老人過著一種特殊的“空巢”生活:白天子女上班后,他們只能待在家里,或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活動,語言不通使他們無法跟人交流,經(jīng)常倍感孤寂。
生活無憂卻倍感孤獨
“上午從家中走到老人中心,然后在老人中心吃午飯一直到晚上飯點時才回家;反復(fù)看著兒子的照片,沉浸在回憶中;氐郊抑芯褪卦陔娨暀C(jī)旁邊,但不知道播放的是什么內(nèi)容,不敢接兒子以外的任何電話,因為語言不能溝通。”這就是華裔“空巢老人”生活的一天。在美國紐約華人社區(qū),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過著“進(jìn)門一盞燈,出門一把鎖”的日子,生活孤獨寂寞,無人知曉。
家住紐約法拉盛三福大道的華裔老人劉女士,今年72歲。坐在福壽老人中心的活動場地內(nèi),劉女士和周圍老人談?wù)撟疃嗟木褪莾鹤右约吧眢w。她介紹說,兒子2008年以前還在紐約工作,但金融危機(jī)使得他被解雇。為了生存,兒子和兒媳帶著孩子被迫遷往芝加哥再就業(yè)。劉女士因受不了芝加哥的天氣以及怕給兒子帶來更多的負(fù)擔(dān),就只身一人留在紐約。
她現(xiàn)在盼望最多的就是兒子休息的時候能夠回紐約看自己,但是一年也就二、三次。“我是‘被關(guān)起來’的。”劉女士說,她移民到美國最初是為了與兒子團(tuán)聚,幫忙照顧孫子孫女。為了幫助兒子在美國買房,她連廣東老家的房子都賣了?梢坏郊~約,一句英語也不會的她,備感孤獨。現(xiàn)在連兒子都不在身邊,生活中無依無靠。
旅居西班牙的呂女士也有著類似的困惑,由于不會西班牙語,隨兒子來到國外后,呂女士缺少了很多與人交流的機(jī)會,兒子、媳婦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真把他們等回了家,看著他們疲憊的樣子、體貼小輩的呂女士總是催促他們洗漱洗漱早些休息。久而久之,呂女士感覺自己的語言功能在退化。更讓呂女士感到煩惱的是生活無憂的她時常被“無用”這兩個字老困擾著。在兒孫們早出晚歸的生活中,幫不上什么忙的呂女士感到自己是個吃閑飯的人。10多歲的孫子是在海外長大的,長期吃西餐,根本不吃呂女士做的中國飯菜,為此,呂女士唯一的做飯樂趣也成了多余。
呂女士曾試探性的與兒子說過,想回中國,可一提這個問題,兒子就會追問其原因,甚至還懷疑家中有什么人開罪了母親。呂女士知道自己的原因根本說不出口,可為了不讓兒子胡思亂想地怪罪他人,只得道出了原委。孫先生體會到了母親寂寞的心情,為母親安裝了中文電視,希望她可以從電視里了解國際國內(nèi)的形勢,此外,聽聽中文也能解解悶。然而呂女士的心結(jié)并未因此解開,甚至一度選擇自殺。孫先生無奈只能將母親送回了中國老家,并囑咐親戚們多去母親那里走動走動,給老人做做伴兒。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yīng)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jì)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jīng)常伴有內(nèi)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tài)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tài)會發(fā)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保護(h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