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剖析老年時期有哪些心理特征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都在外面為生活而奔波,小孩要不斷加強各種教育,老年人退休以后在家里,白天也沒什么可以打發一下時間,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一些老年期的心理問題。專家淺談老年時期有哪些心理特征,這些疾病不僅需要醫療照顧,還帶來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由于照顧困難,生活不便,經濟負擔和身心痛苦,使原來孤獨、壓抑、憂郁的老年期心理變化變得更加明朗化和復雜化。
1.腦功能趨向衰退表現
抑制過程減退,神經系統靈活性下降,惰性增大。智能逐步下降,近事記憶明顯減退,遠事記憶相對保持較好,思維缺乏創造性,但是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影響較小。故心理靈活性差,偏向保守,迷戀往事,重視傳統。不少人有豐富閱歷和經驗,仍能發揮余熱。
2.性格變化
人格彈性明顯減退,變得固執己見,自信自己經驗,不易接受新鮮事物。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正確認識生活現狀。愛沉緬往事回憶,常悔恨無法挽回過去的美好情景。對過去成就嘮叨不休。少數有成就者變得傲慢自尊,難以傾聽逆耳良言。
3.情緒變化
一方面對外界事物,對他人情感日見淡漠,缺乏興趣,不易被環境激發熱情;另一方面情緒變得不穩定,易激怒,難自制,負性情緒占優勢,經常產生抑制,疑病,孤獨感,空虛感和對死亡的恐懼心理,“人活半為鬼”、“日薄黃昏”是他們心理寫照。面臨種種心理矛盾,精神刺激下有消極言行,故消極自殺率較高。
好文推薦:
“裸婚”中 你拿什么作賭注 >>>
中國式婚姻缺少的東西 >>>
摻假婚姻背后的“潛規則” >>>
男人最想得到的5類女人揭秘 >>>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