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人健康使我們的責任
*千萬要記住天地和父母給了我們每個人兩件東西:一是我們的身體,這是越用越破舊;另一件是精神,這可以越用越好,人老可以志不老,精神可以永存。《家庭寶典》
*心理健康不是消極的,不是靜態的,而是積極的,動態的,應該是有堅強的人格,頑強的毅力,能吃苦耐勞,在逆境中奮進,苦中求樂,勝不驕,敗不餒。
*物質的匱乏和豐富都可以使一個人精神備受折磨:過去的社會我們稱之為匱乏型的社會,不幸的根源來自于人無法獲得充足的能量來維持運轉;未來的社會我們稱之為過剩型的社會,不幸的根源來自于人貯存的能量無處發泄。
有一位哲學家做過這樣的比喻:同樣是半杯水,樂觀者會說杯子里還有半杯水,而悲觀者則會嘆息杯子里已失去了半杯水。一個人倘若老是悲觀地盯著生活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那么,焦慮、憂愁等不良情緒就會找上他,纏住他。
*健康老人的兩個必備條件:心寬: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體勤:沒有一個健康老人懶惰,要么愛勞動,要么愛運動。------洪昭光
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我們許多人的一生并不缺乏才華、能力和機會,都只與成就和財富擦肩而過,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還不具備健康成熟的個性與心理。
中國古代的學問中,養心之學源遠流長,儒家之所謂修身其實是修心。用學問陶冶心靈,使自己坦坦蕩蕩、和和穆穆,而不要戚戚然。與人相處,善意是最重要的,做事不可過頭,要循中。而人生既要積極進取,但要光明正大。精神應當博大,心理要寬松。人生的目標正正派派,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坦坦蕩蕩樂陶陶地生活,心理總是平衡而寬適的,這于健康太重要了。
客觀地說,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有著同樣多的失敗,只是不幸的人把失敗描述為毀滅的,不是自怨自責,就是認為生活不公;而幸福的人不會因為失敗而否定他人或否定自己,他們會在心中重新估量這次失敗,去掉其中錯誤的結果,進而把不利變成有益。無論成與敗,都是人生一次有用的經歷,而人生的意義也在于對這些經歷的體味。
正視現實: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幸福也有不幸,地球上有天災與人禍,“世界不公平,人生不平等,社會不圓滿”這就是現實,而我們都是平凡之人,不是造世英雄可以改變天下,人也不可能戰勝天,我們只能面對現實,改變自己去適應我們所在的環境。
明鑒自我,自我完善:人要有自知之明,人不可自私,但要有自我,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還要自明,要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明了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所擔當的角色和所處的地位,要善待自己也要能戰勝自己。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藝術,愛勞動,愛學習,珍惜時光,珍惜幸福,知足常樂,助人為樂,不論處境如何都要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人老了應該心寬些,話少些,吃淡些,活得瀟灑些。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