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中國老年人要求子女“精神贍養”
衛生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人已超過1.8億人。而肇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獨生子女政策,也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像柳斌母親一樣,成了孤獨的“空巢老人”。
“沒想到母親把我告到了法院,而理由竟然是我很少回家看望她。”15日,接到法院傳票的柳斌無奈地說。
和許多中國年輕人一樣,從事銷售工作的柳斌經常加班。“寫方案、打電話、拜訪客戶、和客戶吃飯,不加班活兒永遠也干不完。”今年32歲仍未婚的他,少有時間回家看望母親,也經常忘記給她打電話。
65歲的柳斌母親是典型的“空巢老人”,離異的她早已退休,而柳斌是她的獨子。“兒子回家少,也不怎么打電話,有時候我只能和自己聊天!”柳斌母親情緒激動地對法官說。
衛生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人已超過1.8億人。而肇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獨生子女政策,也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像柳斌母親一樣,成了孤獨的“空巢老人”。
在起訴書中,柳斌母親提出的訴求是讓兒子每月至少回家一次。“我一個月的退休金就有3000多元,我不缺錢花,就想兒子經常回家瞧瞧。”柳斌的母親說,自己只要求“精神贍養”。
實際上,中國的法院正在受理越來越多的“精神贍養”糾紛。北京市延慶縣法院2011年受理的51起贍養糾紛案件中,超過60%的當事人提出子女“每月回家一次”的訴訟請求。而在北京市的其他基層法院,近年來受理的“精神贍養”訴訟案件也在逐年攀升。
根據中國《婚姻法》,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然而這項法律并未明確“贍養”是否包括“精神贍養”。在很多年輕人眼里,“贍養”只是給步入老年的父母提供生活費或醫藥費。
“空巢老人”們“精神贍養”的訴求得到了立法者的回應。今年6月,中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訂草案中提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赐蛘邌柡蚶夏耆恕
但這項草案卻一度引發各界爭議。在微博上,網友“吳豬子”說:“現代社會生存艱難,更多人只能一年回一次家,一個電話、一份禮物、一張匯款單,難道你能說他不孝?就算以法律強制回家,又有何意義?”
這也讓法官們十分棘手。“即便是我們依法判決子女";丶铱纯",但子女們卻不配合,判決該如何執行?”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法庭副庭長陳昶屹說。
老人們的精神贍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立體的多層次的措施,比如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多的專業養老機構等,而不僅僅是一個硬性的規定。
事實上,柳斌一直沒有放棄勸說母親搬進京郊一所養老院的努力,那里空氣好、老人多,但性格倔強的母親堅稱自己還沒有到住養老院的年紀。“實在不行,只能讓她和我一起住了。”專家說。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