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老年人也有自己的需求,那么老年人都有哪些心理需求呢?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呢?
雖然孫子們就讀的學校離老人住處較近,但是兒女們卻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更好,所以堅持不讓老人照顧孩子。而且,嚴老太太發現兒女們在決定一些家庭大事時,根本不與她商量,往往事情過后她才知道,嚴老太太感到自己在兒女眼中只是個沒用的老太太。于是她很少出門,并常喃喃自語:沒有用了,他們不要我了。好在鄰居們及時發現并通知了她的子女。兒女們這才意識到應該關注母親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認為,人老了,家庭和社會就不再需要他了,常有被社會排擠在外的感覺,嚴重者可發生自殺等事件。我認為,這與老年人的自尊心受挫有很大關系。自尊是一種相信自身存在價值的能力。自尊受挫或自尊不強,就有可能產生自卑、消沉、沮喪以至喪失自信心。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轉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應該幫助老人重新構建自尊,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一,為退休后的生活制定計劃。退休后,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會更加強烈。子女可以與老人一起討論制定一個退休后的生活、學習、活動計劃。
第二,要讓老年人有機會展示個人特長,增強老年人自身的成就感。子女們應支持和鼓勵老年人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到“老有所用”,“老有所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要讓老年人有種家的歸屬感。俗話說:“不怕缺金少銀,就怕骨肉不親。”兒女應常為老人做頓可口的飯菜,在老人生病的時候,要悉心照料。老年人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容易固執己見,做子女的不要和老人較勁,更不能惡語相向。只有充分尊重老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才能建立和諧美滿的家庭關系。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