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上叫得年輕點 讓老人自信
國人的“尊老敬老”,通常都會很明顯地體現在稱呼上。如“老先生”、“老人家”等冠以“老”字頭的叫法,就讓人由生一種尊重之感。但隨著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大,把人往老字輩上“架”,以示尊重的傳統正在悄悄轉變。
年屆五十的梁先生,就曾感受了一把因稱呼引發的郁悶。那年春節,同事帶著孩子來拜年,1歲多的小朋友張口就親切地叫了聲“爺爺”,梁先生一聽,心里犯起了嘀咕:“我有那么老嗎?”于是趕緊糾正孩子,“要叫舅舅。”孩子滿口答應,可誰知,臨走前仍是脆生生地道了句:“爺爺,再見!”梁先生為此著實郁悶了很久。
其實,與梁先生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我老爸就很有意思。因為面相比較老,經常有年輕人叫他“老人家”、“大爺”,每到這時,他就會自動屏蔽這些稱呼,不愛搭理;若是碰到人家喊他“老哥”,他就會迅速答應。對面樓上的張大媽,也時常糾正小孩子給她的“奶奶”稱呼,一定要讓他們改叫“阿姨”。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