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都需要讓自己保持一顆年輕芯
往往我們會發現,身邊的老人,雖然年紀著不多,可是給人的感覺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有的是暮氣沉沉,神情遲滯。有的卻讓我們感受到容光煥發,快言快語、活力四射,這是為什么呢?
心理年齡是一個人心理老化程度,是個人的整體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齡特征,與實際年齡并不完全一致。對中、老年朋友來說,心理年齡低于生理年齡,則反映出他個人生活積極、情緒穩定和心理健康。比如錢老師高高興興地退休,認為可以開始過自己理想的生活了,時而跟著孫子學上網,時而學習化妝,時而參加兒子組織的驢友團外出游玩……現在的錢老師,內裝一顆“年輕芯”,滿口新名詞,一股子活力,活得異常精彩。
錢老師的秘訣在于,在人際交往中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齡,不刻意強調個人的實際年齡,減少了人際交往帶來隔閡和阻礙。反觀邢老師,退休后經常滋生出一種“老而無用”的消極情緒,如今是網絡信息時代,對網絡較陌生的他又不愿意虛心向年輕人學習,總是喜歡抱怨和發脾氣,搞得家人對她小心翼翼,避之則吉。
實際上,老年朋友自覺調整自己的心理年齡去和小輩交往,可以有效地改進自己的交往能力,更容易為年輕人所接納。比如60多歲的老年人,玩起來比年輕人還瘋狂,唱流行歌,跳拉丁舞,大伙一定對他另眼相看,被他的活力所感染。
以下指標可以幫助老年人自我檢查,是否做到了年輕態:
第一、保持笑容。如果每天沒有微笑3次,就要檢視一下,是否自己太過焦慮,擔憂過度。焦慮是心理衰老的表現之一,保持年輕態就需要心態坦然,順其自然,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豁達觀念去解決生活的麻煩,微笑就是保持情緒穩定,對生活充滿信心。
第二、欣賞年輕人。年輕人有活力、學習能力強、敢于創新,老年朋友要將年輕人視為值得愛護和學習的朋友,帶著欣賞的眼光與之交往。不要老是挑剔年輕人身上共有的一些缺點,如急躁冒進、缺乏經驗等。這樣才能贏得年輕一代的尊重和接納,和諧共處才能做到雙贏。
第三、每天做點小創新。嘗試著邀請年輕同事上門做客、參加孫子孫女的集體戶外活動、報名參加一些電視節目活動、交錢參加一些學習培訓班充實自己等,把生活安排得每天都有驚喜。
第四、與自我否定做斗爭。生理年齡會成為很多老年朋友固步自封的羈絆,他們經常會憂心忡忡地質疑自己:“都這么大把年紀了,還需要做這個嗎?”穿一件時尚靚裝,就害怕別人說自己是老來俏;化一個妝容,擔心后面有人罵老妖精;上一個培訓班,就唯恐自己學不會等。實際上,他人并沒有將這么多注意力投注在自己身上,個人的疑慮都是主觀臆想的,是一種“自我中心”思維,目的是借別人莫須有的注意,來抵消個人懼怕改變帶來的不舒適感。這種有害的思維會阻擾老年朋友的激情與活力的釋放,讓老年人的心態僵死,這是需要時刻注意的。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