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年人話多的問題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人上了一定年紀之后,說話往往重復啰嗦,喜好憶舊,固執己見?老年人所受到的環境刺激減少,注意力就會過分集中于某些不必要思慮的事情上,嘮叨這些事情,就成了老年人排除空寂的一種手段。
在青壯年時期,天天忙于公務及其他事計,等進入老年期,逐漸退出了勞動的舞臺,突然空閑下來,所接受的各種信息量顯著地減少了,于是注意中心便轉向于一些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小事上。
譬如,因為接觸的新鮮事較少,而使注意指向于回首往事上,并為自己的年老力衰而感慨,或惆悵,或不滿,或自卑,因而喋喋不休:孩子自立使家庭人員減少,寂寞之感自然產生,于是特別想找人交談;覺得自己已無他求,而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變得對下一代過分關切。心理學研究認為:人本能地需要客觀環境的刺激。老年人的嘮叨正是在為自己心理活動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創設著豐富的環境。
其次,老年人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下降,反饋失靈,他們力圖通過話語的不斷反復,來達到心理活動和客觀環境的干衡:如看不清東西,就自言自語地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張望;聽力減退,自己說的話連自己也沒有聽到,就會重復再說,力圖使自己聽到;看到別人開口,自己卻聽不清,就會產生焦慮,再三催問;特別是記憶力的減退,更是老年人反復嘮叨的重要根由。
總之,老年人講話易忘、反復、無新意,這是他們心理、生理功能漸趨退化的表現。作為晚輩不應責怪埋怨,而要妥善對待。對老人的話,益則聽之,無益的也要耐心聽完。平時要抽空多談談老人所關心的事,講講周圍新鮮事,經常詢問老人的身體,并對老人所流露的過分關切要有感激的表示。
尊重他們,要求孩子對祖輩要有禮貌,可讓孩子多與老人交談,既讓老人滿足交談的需要,又增進隔代人的情誼。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有益的交流和活動,如健身文娛體育活動、旅游活動、交流座談活動等。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