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帶孩子易產生心理問題
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愈大,父母雙方都要出去打工,老人們要為子女承擔更多的帶孩子的責任,但是父母與子女的價值觀,方法論不同,溝通不足,常因為孩子產生很大的矛盾,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矛盾,讓的父母不必因為孩子而煩惱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近日,河南鄭州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親情悲劇:75歲老太因兒子數落她沒看好倆孫子,跳樓輕生。現在的夫妻多為雙職工,工作忙,上一輩人幫忙帶孩子成為社會趨勢。但兩代人教育觀、價值觀有差異,加上包容溝通不足,結果常為孩子產生矛盾。
帶孩子是年輕人的責任,但有人覺得爸媽帶孩子天經地義。調查顯示,48.1%的老人認為幫子女帶娃純屬“應盡的責任”,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老人辛苦一輩子,本應享清福,但因心疼孩子,所以貢獻自己的時間來幫忙。因此,年輕夫妻對老人的付出要時刻懷有感激之心。心態對了,才能包容和理解。老一套的育兒經并非全都過時了,兩代人的理念均有可取之處,不如互相學習,而不是對老人的方法不屑一顧,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否定老人。
在年輕人多理解、包容的前提下,老人首先不要把溝通和建議誤當批評。有些老人心理非常敏感,哪怕兒女溫和地提建議,也會認為他們在埋怨自己。久而久之, 年輕人壓抑著不敢說,卻埋下更深的沖突,終有一天會激化。其次,學會尊重年輕人的選擇。年輕人理應承擔更多育兒責任,老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更要學會接受,比如孩子吃什么奶粉、上什么早教課程、什么時候去幼兒園等,不宜干涉過多。最后,老人也要跟得上時代,積極學習新的思想和觀念,這不僅能縮短兩代人的鴻溝,也能讓孫子輩更喜歡自己。
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必須有所準備,我們必須要相互的理解,然后共同承擔我們的責任,想一個對我們大家都好的方法,讓我們能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我們也不必太過苦惱自己,然后可以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