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老心理的原因和調整
在生活中總會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恐懼變老,為什么這些人那么害怕的變老呢,他們時刻的關注著自己,對于日子一天天的流逝感覺到非常的害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們害怕變老呢,下面就來就看看吧。
人到晚年,受臨終生命的促動,往往懷有強烈的懼老心理。人類本來就具有趨向“不衰”和盼望長壽的沖動,這種沖動愈大懼老心理就愈加強烈。因此,對衰老極度敏感,全神貫注的結果是自我暗示,自我加壓,形成了種種懼老表現。不妨把幾種突出的表現談一談:
(1)偏激
表現為兩個相反的偏激趨向。一種趨向是以衰老認定自我價值,以點代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朽木無用”。自我評價過低必然引起自責、自卑、自憐和自貶。另一種趨向是以衰老的需要,過高要求別人,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關心、照顧,卻忽視他人及社會的實際條件、能力和可能性。如此心理落差反過來又激化了偏激,即,由此自暴自棄,產生對他人的抱怨和不滿。
(2)疑病
無病亦疑,有病更疑。即使是對一些輕傷小恙也自認為病人膏肓、無藥可救。間或談病色變,問病又止,求醫換藥不斷。心理緊張,表現為惶惶不安。 疑病使人對衰退的機能極度敏感。他們似乎有一種特殊能力,即一般人不能感覺到的體內變化和體驗不到的痛苦他們皆有所感。他們以假設對“疾病”描述得活龍活現。諸如,心臟跳動、胃腸蠕動如何反常、苦不堪言等。這些不良“感覺”往往又成為新的“病態”先兆,使其疑病心理加重。
(3)孤獨
自我評價過低,生存意識消極及對他人的不滿和抱怨,結果,自我行為約束和自我精神“封鎖”加大了與社會的疏遠,形成了孤獨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產生了矛盾的孤獨心理。這類老人既希望別人關心照顧,又懼怕期望落差帶來心理沖撞而拒絕與人交往;既行為孤獨,性情孤僻又懼怕寂寞,孤傲的態度使人望而生畏,難于接近,與周圍人的距離拉大又促使了孤獨。
(4)幻想
受衰老促動,懼老和盼望長壽的沖動愈發強烈。于是,以自己的過去及他人的健康在心理描述未來。即以幻想假定欺騙自己,以獲得一時的心理寬慰,自認、自考和自我陶醉而盲目樂觀。比如,愛聽他人關于健康的恭維話,一句“你愈來愈年輕了”可讓其喜形于色;而一句客觀地評價,“你的確老了”卻讓他極度慌張。然而,陶醉畢竟是暫時的,幻覺體驗一過,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衰老恐懼。
這些就是很多人害怕慢慢變老的原因啦,很多人都非常的擔心自己,害怕自己會慢慢的變老,但是在很多時候他們這是他們心里的一種表現而已,我們要學會克服這種心理。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