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健康需具有的十大特質
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標準,對于步入晚年的老年朋友們來說,心理的健康標準會不同于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如果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好,對于長壽和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二、充分了解自己
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郁情緒。
三、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范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于無憂,富莫大于知足。”
四、與外界保持接觸
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五、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六、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于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癡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人際關系中,有正性積極的關系,也有負性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八、能適度表達與控制自己情緒
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泄,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
九、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
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如果老人自測發現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不妥之處,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自我調節,必要的時候及時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發現心理健康狀況非常好,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哦。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