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心理易出現問題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中國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子女們或外出工作、或因為學習、或因為結婚遠嫁他鄉,獨守“空巢”的中老年人因此產生心理失調,感到孤單寂寞,患有抑郁癥,感到失落,害怕衰老。
1、空巢老人一般孤獨感強
社會化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邊以及年齡的增大等因素都會增強老人的孤獨感。有些空巢老人一直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生活,每日除了進餐和睡覺外,別無他事,這種生活產生孤獨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對于空巢老人的孤獨感,需要社會、政府和個人共同努力,個人方面:多參加社區活動,豐富娛樂生活,可以和同社區的老人結成對子,互幫互助,互相照顧。政府方面:可以健全養老機制,在精神上,心理上給予更多支持。社會方面:可以動用社會力量,籌集社會資金,動員社會自愿者幫助老人。
2、空巢老人容易患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顯著持續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空巢老人抑郁癥是老人群體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有調查結果顯示,空巢老人患抑郁癥的比例遠遠高于非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抑郁癥的產生顯然與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又退休在家,一天沒有事情可做,很容易產生抑郁癥。
3、空巢老人失落感強
大都空巢老人沒有工作,沒有事業,特別容易產生失落感,對于那些退休前位高權重的人,這種感覺會更強。這時的空巢老人會感覺自己老了,沒有用處,情緒低落。對于這種失落感,老人可以適當找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讓自己過的更加充實。
4、空巢老人容易產生衰老感
空巢老人衰老感是指老人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大不如前,做事有種力不從心。人生進入老年,衰老是不可逆轉的過程,當空巢老人出現這種衰老感時,要正確認識,坦然面對,也可以適當加強身體鍛煉。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呢?隨著社會福利的日益健全完善,空巢老人可以去社區設置服務點解決看病難問題,鄰里之間也可以互幫互助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難,社區不定期舉行文藝活動彌補空巢老人心理空虛。當然這些都抵不上兒女們多加關愛,常回家看看,與父母聊聊天,盡量不要讓老人“被空巢”。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