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老年人的心理依賴癥
一些老人們發現,自己對兒女的依賴心理越來越重,一天不見就急得什么似的。研究發現,依賴心重、黏人,不僅給家人帶來困擾,也會導致老人的衰老進程加速,甚至出現老年癡呆。
研究表明,依賴心理的“副作用”包括對未來失去信心,缺乏安全感,各臟器功能不斷降低,行動遲緩,精神呆滯,憂郁自卑等。
其實,老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他們的“服老”心理造成的。
一方面的原因是,生理功能的自然老化,老人會自覺買東西不能走遠路了,爬幾級樓梯就氣喘等等。另一方面,這個階段老人大多面臨著離退休,經濟能力萎縮、社會地位降低,隨之降低的是自信心、安全感、控制感,這都給老人一個明顯的心理暗示:我老了。
有了這個心理背景,有些老人自然就更多地依賴身邊的親人,需要更多的陪伴、贍養。同時,自信心的降低,讓他們更可能封閉自己,在生活上依賴親人,不敢鍛煉身體、不敢走出去與人交往,這又導致身體和心理機能都更快“生銹”,如此惡性循環。
怎樣改變依賴的現狀呢?
專家認為,最重要的是重新建立老人的自信心。
首先,認知實驗發現,老人除了動作和大腦的反應速度遜于年輕人,在處理生活問題的成績接近、甚至優于年輕人。衰老其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只要沒有較大的疾病,80歲之前是完全可以自理的。所以,老年朋友不需要覺得自己老了,就諸事不宜了。就像許多卓越的老科學家、老專家,都是因為勤于動腦、活動,所以才越老越精神的。
其次,子女一定要幫父母制訂“幸福晚年計劃”,包括鼓勵他們發展多種興趣,并安排他們實現未竟的夢想,去做最想要做的事情、去最想去的地方、買最想買的禮物、交最想要結交的好友。老年人也要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學會自己找樂子,這樣子就不會總是過分牽掛子女,依賴子女的照料了。
相關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常伴有內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