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仇親期”的心理干預
我兒子從小活潑好動,到了青春期更不聽話,你越是讓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氣得我總打他,有時甚至用鏈條把他鎖在家里。打著打著,兒子長得比我還高了,開始時他挨打就往外跑,后來開始還手打我。我看著兒子做壞事又無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孩子十三四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干,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能持續2~3年。這種“作對”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明顯,常把母親氣哭,把父親氣得渾身發抖,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覺到這種“作對”。精神分析理論學家把這段青少年時期稱為“仇親期”。
父母對孩子的這段“仇親期”應如何進行正確的心理干預呢?除應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外,還要注意自身的行為方式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
在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方面父母應注意以下幾點:(1)當孩子向你談他感興趣的問題時,要集中注意力聽,不要似聽非聽,或者一邊做其他事(例如看電視)一邊聽。如果正在做十分緊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個招呼,取得孩子諒解。(2)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要以交換意見的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嘮叨說教而不考慮孩子的意見。(3)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發言。尊重孩子會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訓常常帶來反感和對立,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4)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指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所處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明確指出他們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賴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5)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與大人的意見一致,就以他的意見作出決定,這樣可以增加他的“參政(家政)感”和責任感,從而促進家庭關系的協調。由于父母自身的行為方式可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故父母在日常行為方面也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做出好榜樣。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比绻约阂闊,就無法說服小孩不吸煙。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據別人的行為而不是根據言詞來學習和評價別人的,當然也包括評價自己的父母。(2)孩子做的事,不要每件都指手畫腳,許多事可以放手讓他去獨立進行。對需要干預的事應采取適當的方式,如采取激烈的方式就易于產生隔閡或加深隔閡。(3)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中國的傳統是對小孩的隱私不尊重,因此常常出現父母拆孩子的信件、看孩子的日記等情況。這些情況有時會引起孩子的情緒對立,父母應該用關心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4)對任何事都要保持冷靜,避免做出過分的反應。即使是一次偶然的過火行為,也容易在感情上留下長期的裂痕。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