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是生活學業、事業的關鍵
人際交往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際交往伴隨著人的一生,人的幸福、快樂、成功或痛苦、煩惱、失敗,都或多或少地與自身的人際交往狀況有關。成功的人際交往是人們生活幸福,學業、事業成功的關鍵。
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人際交往的需求愈加強烈,交往的范圍不斷擴大,交往的方式逐漸增多,總而言之,他們已進入人際交往的“快速發展期”。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還不夠豐富,較為系統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真正形成,認知能力也很薄弱,因此,他們雖然渴望與人交往,但又不會交往,更不善于交往,面臨諸多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和問題。這些障礙和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成長進步。中學生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和問題有許多表現形式:有的學生彼此之間疏遠冷漠甚至視對方為"仇敵";有的學生攻擊性的行為較為嚴重;有的學生因為與同學發生矛盾而逃學甚至輟學;還有極個別的學生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狀況的主、客觀因素很多,如學生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外在環境因素等。筆者認為,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和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中學生的心理障礙所致。幫助中學生克服和排除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是中學德育的重點任務。本文試圖從案例著手,分析中學生人際交往中常見的幾種心理障礙,旨在幫助中學生更好地與人交往,為進入社會后的人際交往打好基礎。
一、認知障礙
[案例]小張以總分超過“重點線”五十多分的絕對優勢考入某重點高中。入學后,他偶然得知自己的分數比班上大部分同學高出許多,因此,他產生了一種優越感。在與其他同學的交往過程中,他總是不自覺地扮演著“優勝者”或“領導者”的角色,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周圍的同學交流,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常常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別人,造成與同學之間的沖突和摩擦。不僅如此,他甚至連自己的任課教師都不放在眼里。漸漸地,同學們離他遠去,不愿意與他交往;教師也對他產生了不良的“觀感”,對他印象不佳。在“離群索居”的孤獨中,小張逐漸陷入了極度苦悶的情緒之中。
[案例分析與策略]小張的人際交往狀況不佳,完全是由其認知障礙所致。認知障礙所導致的人際交往問題主要表現為人際排斥。一個人如果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或他人,就會形成自卑或自負的自我認知偏差;自卑也好,自負也罷,都會直接影響其人際交往狀況。
認知障礙的具體表現有:對人際關系好壞界定的認知偏差、對他人評價的認知偏差、對自我評價的認知偏差等。上述案例中,小張的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對自我評價的認知偏差。他過高地估計和評價自己,同時又過低地估計和評價別人,自負心理膨脹,自以為是,盛氣凌人;在人際交往中,從不考慮對方的需要和感受,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必敗無疑。
馬克思說:“友誼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毫無疑問,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也應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相互接納、相互承認、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相互猜忌、相互譏諷、相互排斥或相互看不起。因此,中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必須自覺地排除認知障礙,在正確看待自己的同時,更要正確地認識他人;教師更要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認知障礙,這樣,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才能和諧融洽。
二、情感障礙
[案例]小王和小李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平時他們一起出入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宿舍、食堂,可謂情同兄弟,形影不離。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人生目標;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兩人的學習成績都很好。后來,小王被同學們推選為學生會的學習部長,這時小李的心理就失去了平衡。他認為,兩人的學習成績、工作能力等都不相上下,各方面表現也差不多,為什么好友小王能當學習部長,還被評為“三好生”,而自己卻“一事無成”呢?小李百思不得其解,越想心情越糟糕,心中開始滋長不滿和怨恨情緒。從此,兩個好友開始疏遠,小李還經常無中生有,造謠中傷,使小王受到傷害,兩人關系越來越緊張,一對好朋友似乎變成了仇人。
[案例分析與策略]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生的判斷和內心體驗,是一種好惡傾向。情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僅具有動力作用,推動或阻滯交往行為;還具有重要的信號交際功能,傳達著交往的信息。當消極的“情感信號”在交往對象之間傳遞時,交往的狀況是不容樂觀的。人在冷漠、嫉妒、悲觀、羞怯、自閉、自戀等消極情感的支配下,就會產生相互排斥。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情感障礙。
上述案例,在中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屢見不鮮,其根源是“嫉妒”這種情感障礙在作祟。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如相貌、家庭環境、學習成績、能力素質、人際關系等,于是他們對比自己“強”的同學又妒又恨,在背后千方百計地詆毀他人。這種嫉妒心理產生的根源,正如培根所說:“嫉妒者往往自己沒有優點,又找不到別人的缺點,因此,他只能用破壞別人幸福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嫉妒是對人傷害最大、最嚴重的一種情感障礙表現。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是一種十分狹隘而又危險的情感狀態;它不僅嚴重影響人際關系,而且強烈的嫉妒心可以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在嫉妒心的驅使下,有人采取造謠、中傷甚至更極端的做法,來達到心理平衡,最終害人害己。
嫉妒是人際交往的大敵。教師要教育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上下工夫,要樹立自信心,要勇于接受自己、悅納自己,繼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你自身條件的優劣,而是因為你的存在,存在本身就是價值。要讓學生切記: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嫉妒只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到頭來,也就失去了自我和本真。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