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落差很大
我省高校新生對校園滿意度排名全國最低,滿意度最高的上海也僅為48%
從10月16日開始,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聯合搜狐網對全國4810位2009級大學新生,入學后的適應情況進行了為其一個月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江西就讀的大一新生中僅有20%對學校“滿意”,滿意度創下本次統計的全國最低。此外,52%的男生稱“交異性朋友有困難”,而33%的女生“與室友相處不融洽”。
■ 網絡調查
新生入學后普遍感覺“失落”
2009年入學的大學新生們已在校園里學習、生活近2個月了,初進大學的他們心理“落差”很大。
調查顯示,全國66%的本科新生對就讀學校“很不滿意”和“不滿意”,而高職高專新生的“不滿”則達到70%,而對學校表示滿意的新生則較少。多數新生入學后最大的感覺是“失落”和“迷茫”。
在被調查的各省市中,新生對學校最“滿意”的上海,但滿意度也不到50%,僅為48%。而在江西就讀的大學新生對學校滿意度僅為20%,滿意度為全國最低。此外,60%的本科新生和58%的高職高專新生對自己就讀的專業“不滿”。
■ 原因探析
五成以上新生稱“缺乏學習動力”
新生們為什么不滿意?調查發現,51%的本科生和54%的高職高專學生遇到了學習問題,這也是引發新生不滿的最大原因。其中,53%的本科新生覺得“缺乏學習動力”、49%的新生則“對所學課程內容沒興趣”,41%的新生認為“向老師面對面的請教機會太少”。
“郁悶”、“沒意思”、“不曉得該干什么”……這是昨日記者在南昌某高校大一新生班級QQ群里詢問大家對兩個月大一生活的感覺時,得到的最多回答。
一位大一新生告訴記者:“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真沒意思。以前老師和我們說大學里多好玩,現在我覺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上大學讓我知道了‘壓抑’是什么意思。”
五成男生反映“交異性朋友有困難”
除學習外,校園里不可避免的人際交往成為困擾新生的第二大問題。
其中,52%的男生反映自己人際交往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交異性朋友有困難”。女生和異性交往困難的問題稍微小一些(比例為37%),但女生往往和室友的關系處理不太好,因為作息時間不協調等各種原因,33%的女生稱自己與室友相處不融洽。
“我是學工科的,系里女生特別少,其他系里的女生又沒機會接觸,別說女朋友了,就是找個普通女性朋友都難。”采訪中,不少學生認為大學里應該談場戀愛,一位網名為“歲月如歌”的新生頗有詩意地說:“我們都應該談場戀愛,不求刻骨銘心,但求在一個人獨處時,有一種丁香花般,淡淡的幽香。”
■ 專家觀點
新生應做好人生規劃
“新生對學校不太滿意,表明他們還沒有適應大學生活。”南昌大學人文學院輔導員胡邦寧告訴記者,學生在高中階段時,從老師、父母那里得到一個不斷被“完美化”的大學印象,大學成為不少學生堅持努力學習的最大源泉。但進入大學后,他們發現大學離自己心中的感覺有一定差距。還有不少學生是從老師的夸獎和同學的羨慕中走過來的,進入大學后大家又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于是形成 “落差”。
“大一學生普遍缺乏人生規劃,高考結束后,完全處于放松狀態,順利進入大學后感覺沒有了目標。”胡邦寧說,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大學都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新生應該為自己樹立一個新目標,自我調節好失落和茫然的情緒。
學校應給學生選擇空間
“學校可以多開放一些管理措施,給學生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南昌汶華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應汶華表示,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公寓、室友等方式,讓學生盡量自主選擇學習和生活環境。而新生也應該多參加大學社團、班級等集體活動中,不但能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也能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
從10月16日開始,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聯合搜狐網對全國4810位2009級大學新生,入學后的適應情況進行了為其一個月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江西就讀的大一新生中僅有20%對學校“滿意”,滿意度創下本次統計的全國最低。此外,52%的男生稱“交異性朋友有困難”,而33%的女生“與室友相處不融洽”。
■ 網絡調查
新生入學后普遍感覺“失落”
2009年入學的大學新生們已在校園里學習、生活近2個月了,初進大學的他們心理“落差”很大。
調查顯示,全國66%的本科新生對就讀學校“很不滿意”和“不滿意”,而高職高專新生的“不滿”則達到70%,而對學校表示滿意的新生則較少。多數新生入學后最大的感覺是“失落”和“迷茫”。
在被調查的各省市中,新生對學校最“滿意”的上海,但滿意度也不到50%,僅為48%。而在江西就讀的大學新生對學校滿意度僅為20%,滿意度為全國最低。此外,60%的本科新生和58%的高職高專新生對自己就讀的專業“不滿”。
■ 原因探析
五成以上新生稱“缺乏學習動力”
新生們為什么不滿意?調查發現,51%的本科生和54%的高職高專學生遇到了學習問題,這也是引發新生不滿的最大原因。其中,53%的本科新生覺得“缺乏學習動力”、49%的新生則“對所學課程內容沒興趣”,41%的新生認為“向老師面對面的請教機會太少”。
“郁悶”、“沒意思”、“不曉得該干什么”……這是昨日記者在南昌某高校大一新生班級QQ群里詢問大家對兩個月大一生活的感覺時,得到的最多回答。
一位大一新生告訴記者:“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真沒意思。以前老師和我們說大學里多好玩,現在我覺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上大學讓我知道了‘壓抑’是什么意思。”
五成男生反映“交異性朋友有困難”
除學習外,校園里不可避免的人際交往成為困擾新生的第二大問題。
其中,52%的男生反映自己人際交往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交異性朋友有困難”。女生和異性交往困難的問題稍微小一些(比例為37%),但女生往往和室友的關系處理不太好,因為作息時間不協調等各種原因,33%的女生稱自己與室友相處不融洽。
“我是學工科的,系里女生特別少,其他系里的女生又沒機會接觸,別說女朋友了,就是找個普通女性朋友都難。”采訪中,不少學生認為大學里應該談場戀愛,一位網名為“歲月如歌”的新生頗有詩意地說:“我們都應該談場戀愛,不求刻骨銘心,但求在一個人獨處時,有一種丁香花般,淡淡的幽香。”
■ 專家觀點
新生應做好人生規劃
“新生對學校不太滿意,表明他們還沒有適應大學生活。”南昌大學人文學院輔導員胡邦寧告訴記者,學生在高中階段時,從老師、父母那里得到一個不斷被“完美化”的大學印象,大學成為不少學生堅持努力學習的最大源泉。但進入大學后,他們發現大學離自己心中的感覺有一定差距。還有不少學生是從老師的夸獎和同學的羨慕中走過來的,進入大學后大家又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于是形成 “落差”。
“大一學生普遍缺乏人生規劃,高考結束后,完全處于放松狀態,順利進入大學后感覺沒有了目標。”胡邦寧說,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大學都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新生應該為自己樹立一個新目標,自我調節好失落和茫然的情緒。
學校應給學生選擇空間
“學校可以多開放一些管理措施,給學生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南昌汶華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應汶華表示,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公寓、室友等方式,讓學生盡量自主選擇學習和生活環境。而新生也應該多參加大學社團、班級等集體活動中,不但能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也能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
相關文章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