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異性朋友說明長大了
洛陽市澗西區東方第一小學的項瓊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針對這一點,項老師有自己的見解,項老師要告訴家長,首先應該明確孩子異性交往的意義。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好處至少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男女生在智力類型上是有差異的。男女生經常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就可以取長補短,差異互補,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動水平和學習效率。
其次,人際交往間的情感是豐富而微妙的,在與異性交往中獲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尋不到的。
最后,只在同性范圍內交往,心
理發展往往會狹隘,多渠道的人際
交往,可以使差異較大的個性相互滲透,個性互補,使性格更為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意志也更為堅強。
我們都有過這種體驗:有異性參加的活動,較之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我們一般會感到更愉快,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干得更出色。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
項老師告訴記者,作為家長,要牢記“四不要”:
不要給孩子扣帽子,刺激事情轉變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不要把異性交往想象成“早戀”的前提。“早戀”這個詞本身就有先入為主的“不講理”情結。
不要翻看孩子的日記,不要偷聽電話,更不可以鬧到學校。
不要把異性交往貼上“壞孩子”的標簽。
家庭業余生活要豐富,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一些與異性交往的機會。
若孩子有了異常表現,一定要和顏悅色地同孩子交談,這樣孩子才愿意與你溝通。不要一上來就教育孩子。
至于王女士,她應該感到欣慰,至少孩子告訴了她有異性約自己。假若孩子說謊,她根本不知情,也就沒什么煩惱了。她應該表揚孩子跟自己說了實話,這恰恰說明孩子在與異性交往時是坦坦蕩蕩的。
▲▲專家引導
洛陽市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督導老師張素霞針對“約會教育”有獨特的看法,張素霞說,初中生基本年齡在12歲~16歲,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的第二個生理發育高峰期和叛逆期,這個年齡的孩子生理發育迅速成熟,而心理發育則相對遲滯,出現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相脫離的現象。
智力迅猛發展。這個年齡段是人一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高峰的時期,在這個發育時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會影響和制約其他心理現象發生質的變化。
情緒發展強烈多變。如:易于波動、憧憬未來并富于幻想、情緒多樣、反應強烈。
自我個性覺醒。總想擺脫父母和老師的管束,不承認自己是小孩,希望父母和老師充分理解和尊重自己的人格。
情愛發展單純幼稚。情愛包括友情、愛情等多個方面。尤其愛情特點最為明顯,對異性的情愛,是青春期男女追求和探索人生的一個重要方面。
張素霞說,青春期的孩子還不能正確理解什么是愛情,也沒形成正確的戀愛觀,雙方的社會地位又很不穩定,貞操觀念與法制觀念較為淡薄,只是憑借著單純的對異性追求和滿足自己一時的欲求。
從以上特征來看,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在初中孩子出現異性朋友的時候,僅僅說明一個問題:你的孩子長大了,你的孩子進入矛盾期了,那么家長就要和孩子共同成長。作為家長,不要看見孩子有了異性朋友,就像世界末日來到一樣,回想一下自己的當年,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困惑,實實在在地幫助孩子有理有節地和異性相處,讓孩子知道哪些是這個年齡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說出孩子不好意思說出的話。青春期孩子和異性交往,無論在方式上還是時間上、經濟能力上等都有很多限制,作為父母要有較好的觀察能力和感受力,體會孩子在異性交往中的焦慮,嚴重問題用輕松的方式交流,說出孩子不好意思說出的話,求得孩子的認同,達到交流通暢。
做一名好聽眾。青春期的孩子有異性朋友,很大程度上僅僅就是需要一個忠實聽眾,他的喜、悲,有人能分享、分擔,家長一旦能充當起這個角色,去外面找聽眾的概率自然降低很多。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