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面對性心理困惑
青春期性心理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成人往往認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無師自通。從今天的討論中可以看出,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會出現同性依戀、早戀、對異性充滿好奇、難以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等性心理困惑。這些困惑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簡單,理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青少年面對性心理困惑
步入青春期,青少年的性心理往往是最敏感、最神秘的區域。學校、家庭應采取哪些措施幫助青少年應對各種性心理困惑呢?近日,記者采訪了一些學生、教師、家長,并邀請了中央教科所的單志艷、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馬迎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齊建國三位學者參與討論。
以積極的心態面對
記者:在采訪青少年的過程中,我感到當今的青少年思想觀念開放、思維活躍,不少青少年直言不諱地講述自己遇到的困惑。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女生告訴我,幾個男生為了搶一個漂亮的女孩大打出手,可是自己從來不被異性關注,總感覺低人一等;一位初中男生很小的時候就有手淫的習慣,他非常擔心手淫有害身體健康,但又改不掉,于是非常自責;一位高中男生在課堂上問:淫穢作何解釋……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會頻繁地遇到學生早戀、同性依戀、與異性交往窘迫等現象。對于此類問題,教師、家長應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呢?
單志艷:在現代中國,我們大都恥于談性。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也正是因為兩性繁殖才使人類不斷地繁衍生息、代代相傳,推動了人類文化的傳承。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要以自然的態度面對“性”,也應對下一代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從個體成長的角度講,每個人可能都要經歷青春期危機。伴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青少年會遇到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平衡,而且會出現“自我同一性”的要求。這些悄然的身心變化都會使他們情緒易大起大落,而家庭與學校的性教育跟不上,孩子出現性心理困惑也就不足為奇了。
即使孩子出現了一些性心理困惑,教師和家長也應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成長的煩惱大多源于缺乏引導與溝通。教師和家長對“性”抱著羞羞答答的態度,或是談性色變、避而不談,或是隨便敷衍、草率應付。孩子們大多通過同伴、黃色網站、淫穢書報等渠道了解性知識,這些性知識又可能是不正確的。當“暴風驟雨”
的青春期來臨時,孩子難免會形成不正確的性心理,也可能會發生早戀、同性依戀等問題。這又怎能責怪孩子呢?教師、家長唯有以積極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分析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去引導孩子,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走出陰影,面對五彩斑斕的人生之春。
增強課程的有效性
記者:學校的心理課程并不能細致到性心理的層面,學生又有著強烈的獨立意識,很少主動向教師傾訴,這就使教師束手無策。那么,教師該不該關注學生的性心理,學校教育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以達到幫助青少年疏導性心理困惑的目的呢?
馬迎華:性心理衛生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充分重視。一方面應整合課程內容,將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預防毒品教育等專題整合在一起,設立生命教育這一核心課程。有層次、有步驟地幫助青少年樹立起積極的健康觀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根據我在某省的調查得知,學校開設了數門與健康有關的專題教育,并零散地分布于各個學期。這樣,青少年掌握的知識缺乏邏輯性、相關性,就更不能用所學的知識有效地解決自己的難題了。青少年在其成長中,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問題,就性心理而言,無端地對異性產生好感、難以把握與異性交往的程度、早戀等都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僅僅是心理困惑,或是價值觀的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需要青少年多方面地認識自我、客觀歸因、積極調整自我。
另一方面,生命教育課程應滲透于人的一生,貫穿到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部學習中。雖然小學、初中、高中都開設青春期教育,但課時非常有限,還無法保證。國外的經驗表明,生命教育或健康教育課程被視為一門科學,在學校教育中占據充分課時。充分的課時才能保證青少年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接受各有側重的健康教育。
我國目前的心理教師或健康教育教師多由校醫、副科教師兼任,專業化水平不高。這可能需要師范院校或醫學院校以及其他師資培養、培訓機構充分重視專業心理師資的培養與培訓。或是設置專門的健康教育學專業,或是加強職中培訓,系統地對教師進行生活技能訓練,使教師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在與學生的相處中表現出積極的行為,提高教師有效地處理與學生交往關系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師的同理能力,建立尊重、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有利于教師將生活技能滲透到學科教學中,通過有效的訓練使青少年將所掌握的知識、所感覺到的態度、所相信的價值觀轉化為實際行動。
單志艷:藝術地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觀念很重要。有一位生物教師在上生理衛生課時說:“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冠軍!”孩子們立刻精神了,并充滿疑問。“因為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要歷經千辛萬苦,只有最強壯、跑得最快、經得起千難萬險的精子才能和卵子結合,并跨過一道道關坎,最終成為一個人。”這可謂一箭雙雕,既生動地教授了生殖的知識,又樹立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打消了他們對性的疑慮,消除了神秘感,原來生命如此神奇!
未雨綢繆提早教育
記者:一位初中女生講起了她的故事。“小偉的愛讓我感到世界如此美妙,我愿與他共度一生”,這句寫在日記的秘密被母親看到后,母親把她趕出了家門。母親痛罵:“你是不是想男人想瘋了?真是丟人現眼!”家長發現孩子早戀,往往態度粗魯,處理方式簡單粗暴。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子女遇到的性心理困惑呢?
齊建國:很多家長對性教育都非常反感,覺得與孩子談論性的問題難以啟齒。孩子很少從父母那里獲得性知識。其實,父母最貼近孩子的生活,加之血緣親情的聯系,家長本應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應被摒棄,真正有效的教育應當能夠觸發孩子的內心矛盾,并引導孩子表現出積極、正確的行為。
家長應堅持未雨綢繆、心理與生理教育相結合的兩大原則。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就采取各種方法幫助孩子認識到男生和女生在生理、性格、角色等方面的差別;在孩子出現第二性征之前,就要讓孩子明白,身體可能出現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意味著孩子將要長大成人。
這樣,孩子才能以期待、積極的心理迎接青春期,才能有效地避免青春期危機。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