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90后青春心語
90后是被稱為中國2.0版的一代獨生子女,從一降生就享受著父母提供的更為優越的物質生活環境,從一出生便面對著五彩斑瀾世界的浸染,時尚、個性、前衛是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在開放的世界里同樣走過迷茫,充滿質疑,同樣面對著成長的困惑和煩惱……
學習:讓我無法逃脫的網
丁浩 男 生于1994年
老爸老媽的一個意外,讓我成了90后。我不喜歡中國的教育,差勁的讓我覺得從出生就掉進了一個張開的大網,從幼兒園開始學過國際象棋,進過書法班,吹過單簧管,還學過跆拳道,奧數班,基本沒有過節假日,懶覺對我來說簡直是奢侈的享受,太要強的老媽,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門門精通,放學的第一句就是作業做完了沒有,考試后第一句話就是樓下小宇考了多少分,動不動就比這家的孩子,比那家的孩子,太難活了。特別不喜歡學校,老師沒有一天好臉對我們,留的作業寫也寫不完,還有好多規定,頭發不許長一點,衣服要穿校服。難看死了。真迷茫人為什么都要上大學?每天沒完沒了地背單詞,我發現老師治我們最狠的招兒就是背課文,背單詞。那些老師和家長眼里的好孩子,都快學成了書呆子了,話也不會說,事也不會做,還特自私,一點都不知道活著的樂趣,學到最后無非就是進個重點班么,我覺得普通班的學生未必將來就沒出息。我是實在學不進去了,沒意思。老師,你給我老媽做咨詢吧,她快逼死我了。她沒進過大學,非讓我上大學,真是的。
點評:當升學、考試、學習成績長期以來成為社會評價好學生的標準的時候,像丁浩這樣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不足的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多,盡管家長苦口婆心,但效果卻不甚明顯。學習動機不足會讓學生表現出懶散、上課分心、作業拖拉的厭倦情緒體驗,轉而到網絡、動漫、生病等種種逃避學習借口當中。同時學習動力不足還是學生本人的、家庭的、學校和社會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通過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丁浩建立了學習目標,知道了自己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明確了努力方向。同時指導他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如記憶策略、聽課方法和自我監控策略,從此,丁浩帶著心中的憧憬,高舉希望的火炬在學習的跑道上奮力前行,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為什么而學的,而不是為了僅僅是考上哪所重點高中或大學。
早戀? 又有歡喜又有憂
孫箐箐 女 生于1996年
我和我們班的一個班長好上了。我們小學分到這個中學的只有四個同學,所以比較熟悉。他很帥,會打籃球,而且很開朗。班上很多女同學都很喜歡他。但他好像只喜歡我,這讓我很自豪,覺得在同學朋友面前很有面子。班上的同學經常議論我們倆,而且經常起哄,說我們倆在談戀愛。這讓我又喜又憂的。上學期快放假的時候,他居然跟我表白了,我內心很矛盾。自己確實很喜歡他,但是又怕真的在一起之后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很高的。可是,我還是答應了。我們就這樣在一起了。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他了。一分鐘見不到他我就心神不寧的,感覺很想念,上課也忍不住去看他,放學也總是一起回家。晚上我們互發短信,有說不完的話。我媽偷看了我的日記,第一次罵了我,還給老師打了電話。我知道這段學習成績是下降了不少,也跟他提出了分手,可上課的時候不由得老是走神,根本學不到心里去……
點評:其實,“早戀”是中國的家長創造出來的,從菁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初中生的“早戀”行為有朦朧性,短暫性和矛盾性等主要特點。青少年對于異性關系的發展結局并不明確。主要是被對方的外在特征所吸引,如長的帥氣,學習成績好等等。他們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如何處理戀愛關系和學業關系、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箐箐對該男生的愛是一種目的不清楚也不明確的朦朧的感情。這也是大多數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決定的。“早戀”關系是一種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感情關系。可能會因為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干擾而中斷。這是由其對感情的不成熟的認識決定的,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箐箐即使沒有父母的阻撓,他們之間建立在對外表的喜歡基礎之上的感情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破裂。初嘗異性青果的青少年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想接觸又怕被人發現,這個過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讓陷入其中的少年男女充滿了新鮮和刺激。心理學并不認為青少年之間的異性交往有什么不好,身體的發育生長,會有對異性的接觸來達到精神的愉悅,很多情緒情感才會得到補償和釋放。但這個階段的青少年的主要任務繁重的學習任務,就有了家長,老師和學校如臨大敵的恐慌。應對策略是:家長要意識到孩子的早戀行為標志著他已經開始成長,但他們沒有經驗,通過平心氣和交流給予指導,最好不要通過打罵的方式和強硬的手段,更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手機和信件,反而會把事情搞得更糟。針對不同的情景,心理咨詢師會有不同的策略,可以必要時求助專業的指導。
網絡:我真的不想長大
呂蕾 女 生于1994年
人要是不長大就好了,自從上了高中我就再也找不到過去的快樂了,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我兩年來的生活:好煩。我家是村子里的,從小我就很怕爸爸,他脾氣不好,也不會說話,特別是生了我弟弟,幾乎沒有正眼看過我,老是挑我的毛病,一點小事罵起沒完。總拿我和鄰居家的女孩子相比,總說人家的孩子怎么懂事,開朗,會說話,我媽有時候也幫著他一起說我,我常想,我是不應該出生到這個家里的人。上了高中,我覺得我們的代溝越來越明顯,什么都不懂,還老那套來嘮叨我。我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就和他們對著干,他們讓我做的事我偏不做。針鋒相對的結果是爸爸對我更加失望,媽媽兩邊勸說無效,經常和爸爸鬧別扭。我媽和鄰居說,原來那么聽話的乖女孩兒,怎么會變成這樣子。我們班上很多同學都跟父母的關系也不好。
點評:很多父母都反映孩子到了青春期沒有以前那么好溝通了,跟父母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有時候就是一句問候的話語孩子都嫌多,甚至一個關心的眼神孩子都嫌煩,真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 心理學一般認為青春期更好的說法叫“過渡期更準確一些。因為過渡期是流動概念,是有時間性的,是成長中的客觀存在。孩子11—14歲進入青春期,從生理上來說正經歷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除了身高、體重、內臟系統的發育外,主要是性的發育,男孩女孩都會出現第二特征和男女生理上的變化。伴隨著生理的發育,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獨立意識增強,出現成人感。為了突出自我的獨立性和存在價值,孩子往往表現出對成人的不遵從和抗拒,他們不喜歡父母過多地干涉自己,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有著強烈表現自己意見的愿望,被成人稱為逆反,也是顯示孩子心理發育的一種階段性表現。家長的應對方式是:尊重孩子,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學會對孩子示弱,鼓勵孩子像成人一樣思考和做事,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的主張;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陪孩子一起順利渡過青春期,和孩子一起成長。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