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同居心理
大學生同居的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在幾度被“熱炒”之后,最近又因網絡一篇關于大學生同居房的報道,掀起了新一輪的論戰。較之前些年人們如遇洪水猛獸一般的口誅筆伐,可以看出,當今社會對于大學生未婚同居已經有了很大的包容度,究竟是人們對于這個現象已經麻木,還是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某些變化?
愛情牌坊下的放縱
在當今社會,“同居”這個話題既不能讓人大驚小怪,也不會使人面紅耳赤,曾幾何時,未婚“同居”是被視為傷風敗俗,有悖道德的叛逆之舉,不知不覺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此類事情的態度從譴責到寬容到麻木再到今天的“縱容”,同居隨即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新青年標榜愛情勝利的宣言。
隨著社會進步,性觀念也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傳統的婚姻觀、愛情觀遭遇巨大挑戰。小學生出現了“性早熟”,中學生流行“早戀”,大學生開始“同居”。據有關機構公布的大學生心理調查數據表明,70%的大學生不反對婚前同居。大學生同居現象正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大學生群體的年齡大多在18-25歲之間,也就是說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是處于一種日趨成熟的階段,青春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然而當今的大學生正是處于幼稚與成熟二者交接的關鍵時刻,伴隨著殘存的幼稚性和抗誘惑力弱的特點,以及性生理成熟期的低齡化,不少大學生已有性經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走向同居之路是在所難免。
同時很多人把同居當作是愛情的象征,當前大學生在智能、本能、性機能等方面的發展已趨成熟,常將性意識和愛情緊緊結合在一起,有比較強的性沖動,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同居者都發生過性行為,有婚前性行為的學生占有不少的比重,此外發生過邊緣性行為的占相當大比重,幾乎與談戀愛的比重相等。
不久前,河北大學教師對12所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三成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不求天長地久,但愿曾經擁有”,是“兩情相愿、不必譴責的一種愛情觀”。而許多學生對大學生同居現象也持寬容態度。在全國26所高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贊成的人數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25%。
在記者采訪的數十名學生中,幾乎很少有人反對談戀愛、同居。一些學生認為,戀愛很正常,但現在有的大學生戀愛動機往往不是出于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是隨大流有從眾心理;也有的是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便同時和幾位異性同學交往、周旋,甚至和誰都不確定戀愛關系。
北京師范大學一位大三學生說,大學校園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它不可能脫離社會大環境而孤立存在。大學生對戀愛問題的態度更多地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浪漫的電影大片,玫瑰色的情人節,偶像劇的經典情節,網上沸沸揚揚的感情話題,都使年輕的心隨之跳動。更何況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不管是戀愛還是同居都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大學生同居,從環境角度來看,信息傳播發達,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對性的認識也是比較前沿的,這種前沿認識的和社會中一些約定俗成的觀念就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沖突。雖然說大學生結婚已被認可,但是實行起來不是那么容易,這就存在了一種新制度與舊觀念、舊制度的磨合過程,因而大學生這樣一個群體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和條件滿足自己的性需求。因此出外租房居住成為他們最好的選擇。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