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
因為心理現象復雜又多變,心理活動的規律還未被全面了解,關于心理異常迄今尚無完善的科學分類。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幾種在大學生中可能會出現的心理障礙。
(1)精神分裂癥
這是精神病性障礙中最普遍的一種,主要表現為思維聯想障礙。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是精神分裂癥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礙。其特點是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體性和現實性。最典型的表現為破裂性思維,即病人的言語或書寫中,語句在文法結構雖然無異常,但語句之間、概念之問,或上下文之間缺乏內在意義上的聯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現實意義。思維障礙的另一種形式,是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詞句、名詞,甚至以動作來表達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無法理解的意義,稱象征性思維。其次是情感障礙。情感遲鈍淡漠,情感反應和思維內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特征。病人對周圍事物的情感反應變得遲鈍或平淡,對生活、學習的要求減退,興趣愛好減少。隨著疾病的發展,病人的情感體驗日益貧乏,對一切無動于衷,甚至對那些使一般人產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病人都表現得冷漠無情,無動于衷,喪失了對周圍環境的情感聯系(情感淡漠)。此外,可見到情感反應在本質上的倒錯,病人流著眼淚唱愉快的歌曲,笑著敘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情感倒錯):或對某一事物產生對立的矛盾情感。再次是在情感淡漠的同時,病人的活動減少,缺乏主動性,行為被動、退縮,即意志活動低下。病人對社交、工作和學習缺乏應有的要求,不主動與人來往,對學習、生活和勞動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行為懶散,無故不上課,不上班。嚴重時病人行為極為被動,終日臥床或呆坐,無所事事。長年累月不理發、不梳頭,口水流在口內也不吐出。隨著意志活動愈來愈低,病人日益孤僻,脫離現實。上述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三方面的障礙使病人精神活動與環境脫離,行為離奇、孤僻離群。
(2)恐俱癥
恐懼癥主要表現為對某類物體、某種情境或某些活動產生持續而強烈的緊張、恐懼和回避反應。病人知道這種害怕是過分、不應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識仍不能防止恐懼發作。根據恐俱的對象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廣場恐懼癥。恐懼的對象主要為某些特定的環境,如高處、廣場、閉室、黑暗以及擁擠的場所。第二類是特定物體恐懼癥。恐懼對象是某些特定物體,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無生命的,如動物、鮮血或尖銳鋒利的物品。當患者面臨恐俱情境時,可能會有驚恐發作,或訴說心率加快或心跳很重、震顫或頭暈、呼吸困難、出汗癥狀出現。第三類是社交恐懼癥。恐懼主要是發生在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中。其主要表現為害怕被別人審視或否定評價,害怕自己會做一些令人窘迫的事,或者是有些表現可能會丟臉,導致出現明顯的痛苦或回避行為。
(3)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以持續、全面、過度的焦慮感為特征,這種焦慮與周圍任何特點的情境沒有關系,而一般是由過度的擔憂引起的。典型的表現是常常擔心自己或親戚患病或發生意外,異常擔心經濟狀況,過分擔心工作或社會能力。這種擔心常常是反反復復,同時伴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癥狀。
(4)強迫癥
強迫癥患者表現為反父、不合理的擔憂!并不得不通過行為來抵消所擔憂的危險以得到安心。其主要表現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征,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復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緊張和痛苦。強迫觀念的主要特征是患者有持續存在、強加不想要的思維,并對一這種思維感到難以控制。強迫性觀念通常為污染、傷害自己或他人、災難、裹讀神靈、暴力.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話題。這些思維是患者自己的,不是外界插入的。
強迫行為表現為持續地、不能控制地要進行某些行為(儀式動作)的強制沖動或愿望。如果這種強制沖突很強烈導致焦慮和極度不安,通過進行儀式動作可暫時減輕這種不安。常見的儀式動作有清潔、檢查、計數、排列、刻板的次序等。
(5)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指自兒童或者少年時期發展起來的在沒有認知和智能障礙的前提下出現的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主要表現在情緒動機和意志行為方面顯著異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為模式,對環境適應不良,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沖突,給自己或社會造成惡果。人格障礙常開始于幼年,而青年期定型,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人格障礙有時與精神疾病有相似之處或易于發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態。嚴重軀體疾病、傷殘、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災難性生活體驗之后發生的人格特征偏離,應列入相應疾病的人格改變。
人格障礙分為三大類:一是奇異、古怪類,包括分裂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二是戲劇性、情緒化、不穩定類,包括表演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三是焦慮、害怕類,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和強迫型人格障礙。
(6)性心理障礙
性心理障礙又稱為性變態、性欲倒錯、性歪曲。是以異常行為作為滿足個人性沖動的主要方式的一種心理障礙,其共同特征是對常人不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對患者都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或擾了正常的性行為方式。當已歪曲的性沖動付諸行動時多導致違紀,一般是有完全責任能力或限定責任能力。性心理障礙的共同特點是:病人產生性興奮、性沖動及性行為的對象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對一般常人不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如對女人用過的內衣、手帕等,產生強烈的性興奮,而對正常的性行為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干擾或減低。性心理障礙的主要類型有性身份障礙、性偏好障礙與性指向障礙。
(7)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又稱為因特網性心理障礙,臨床上是指山于患者對互聯網絡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組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組生理性不適。有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認為,網絡成癮是由于重復地使用網絡而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且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時對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也就是說,因為網絡的許多特質帶給使用者許多快感,同時又因很容易重復獲得這些愉悅的體驗,使用者便在享受這些快感時漸漸失去了時間感,一方面逐漸對網絡產生依賴。另一方面導致沉迷和上癮。網絡成癮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學者的質疑。有些反對者認為,“成癮”這一術語是指有機體對某種藥物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賴,是用于攝入某種化學物質或麻醉藥的行為,比如吸毒等,而網絡用戶對網絡的著迷不同于其對化學物質的依賴。也有人認為,網絡成癮是一種被心理學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說法,“他們把人們花很多時間在網絡上看成是一種成癮,然而,有些人在閱讀、看電視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時間,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誼和社會活動,卻沒有人把這些行為稱為成癮”。無論學術界如何爭論,由于過度使用因特網而導致心理、社會功能受損這一行為己經存在,并嚴重影響到網民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影響到整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