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走出青春期早熟的風暴
心理學家發現,成人的言語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早熟的孩子尤其敏銳,把小孩子正向成長的父母可以做什么?如何與早熟的孩子溝通,許多父母傷透腦筋,甚至想推給學校,認為老師比較懂如何教。其實,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基本,從飲食作息到溝通相處,在生活中落實,為步入青春期打好基礎,父母的角色相當關鍵。
少吃含有生長激素的營養品
有些父母看到其它孩子體格高大,就會絞盡腦汁買各種補品,企圖‘輸人不輸陣’。
但是有的產品含有促進生長的激素,吃太多反而‘補到束起來(臺灣俚語),’許熏惠建議父母給孩子吃自然界的蔬菜魚肉,均衡飲食就足夠了,小孩的腎臟功能有限,任何營養素過多都不好。
除了自然均衡的飲食,正常睡眠也很重要。生長激素通常在運動和睡眠期間大量分泌,俗語說‘囝仔ㄛㄛ困,一暝大一?’,就是這個道理。‘在國外,晚上八、九點只有少數兒童在外游蕩,臺灣的小孩很奇怪,總跟著父母晚睡,’許熏惠認為小學生很早要上學去,在至少8小時的睡眠才充足的前提下,最好10點以前入睡。
肥胖學童的治療對策
根據研究,較胖的孩子發育也較早,除了要適應身體上的改變、第二性征提早出現,在心理上也易自卑、上體育課跑步容易喘、膽固醇和血膽固醇偏高。
肥胖兒童需減肥,但策略要稍保守,如果靠藥物減肥,會影響生長發育,反而長不高,心理不平衡。‘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心疼孩子,拿自己的減肥方式硬套在孩子身上,’臺大家醫科醫師黃國晉說。
除了均衡飲食,‘最好多運動,只要往上長高就可以抵銷肥胖的程度,’黃國晉說,也不能像大人般整天算熱量,這階段的孩子需要足夠的熱量,‘父母少給高熱量的零食或炸雞漢堡就可以。’
成人需控制低油低脂肪的攝取,‘兒童不須太強調,因為脂肪酸是成長必需品,’黃國晉建議父母依照孩子活動量設計飲食,活動量大的孩子可多攝取鈣質、鐵和蛋白質,吃素的孩子要多補充蛋奶素和維生素B12。
要依據心智年齡而非生理年齡
性學專家林燕卿認為,溝通程度視孩子的成熟度而定,‘以孩子的心智年齡而不是生理年齡對待。’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發育,但心態仍童稚時,就當還是小孩子,不要以外形的成熟而期望她表現出超齡的成熟行為,這不公平。
同樣的,如果孩子已經上國中了,瘦瘦小小還沒發育,言行舉止卻又乖巧懂事像個小淑女,就要用這個年齡的方式相處,不要繼續當她是小女孩,童言童語溝通。
多給孩子一些空間
父母經常難以接受孩子這么快就進入青春叛逆期,認為小學生仍應處于黏溺父母的階段,這種認知差距難免形成親子沖突。
父母應給孩子‘有監護之下的自主權,’市療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認為,父母要當個細心的觀察家。當孩子需要人陪時,多陪伴他,當他想找其它同伴或獨處時,在適度的保護下容許他去。
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雷勒研究發現,11~13歲或更早熟的孩子的確需要多一些獨立的空間、適當的自由,‘但自由不能過多,反而滋生不安全感。’比如一起逛百貨公司時,可以答應孩子在CD店待久一點,但約好時間地點會合,與孩子保持彈性的距離。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