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親子溝通是較量還是順應
如今,女孩在11~13歲,男孩在12~14歲,就逐步進入青春發育期,有少數孩子還可能比同齡人稍早,只要身體健康,都屬于正常發育。青春期被稱為“急風暴雨的時期”,也是人生發展的“危險期”。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常迷惑不解。
“我們做父母的犯了什么錯?為什么孩子不愛理睬我們了?”
“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為什么令他反感?難道應該支持他‘不務正業’嗎?”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看看孩子的日記、信件犯了什么法?為這小事孩子竟離家出走?”
“我們也有高學歷,可孩子卻總說我們“老土”,怎么就是與孩子找不到共同話題?”
“趕時髦、追星、上網是很危險、易越軌的行為,孩子聽不進警告怎么辦?”
父母們應該意識到,您面對的不只是自家的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而是一個龐大雄壯的“青春陣營”和“青春軍團”!父母處于“弱勢地位”,無法與這個蓬勃發展的青春團隊直接對抗和較量。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齡人群體的影響,他們想的事情多了,頭腦復雜了,變得不那么“聽話”了,同伴的影響往往超越了父母的權威。
但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仍舊把子女當作“小孩子”,包辦代替,獨斷專行,而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發展速度大大超越過去,向父母們提出種種新的挑戰。例如,一名認為自己太胖的初中女生因盲目減肥,引起營養不良、閉經,終于被迫休學。一名男生以為自己生殖器短小而嚴重自卑,有頻繁手淫行為不能克制,情緒憂郁多次自殺未遂。但他們的父母還蒙在鼓里,當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就感到措手不及而萬分沮喪。
這兩個實例都是“青春期體像煩惱”,又稱為“體像意識問題”,也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丑小鴨》中所描述的“丑小鴨情結”。少男少女產生焦慮緊張、心里煩躁不安,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性發育存在各種疑惑,以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而出現自責、自卑心理。尤其是對自身性發育的無知,可能導致青春期一系列心理障礙;性格內向、偏執的孩子,對有關性方面的問題感到難于啟齒,一般都不會跟父母說,有可能誘發極端的心理行為。這時,父母要注意以各種方式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多聽少說,這樣才能夠深入孩子的內心。心理溝通,是家庭教育的捷徑。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