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孩子,但不一定要乖
很多家長都喜歡乖孩子,覺得這樣的小孩教育起來不費神,很省心。可是家長們卻忘記了還有一種情況的可能,就是有些小孩表面乖巧懂事,實際內(nèi)心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盤,特別是家長通過暴力達到的孩子的乖巧,孩子心理很有可能因為過于壓抑而導致心理問題。
所謂“乖孩子”,常常能夠滿足家長或老師的需求,事事順應大人的安排,讓大家覺得自己很懂事。而且,就算是大人安排的事情有問題也不會提出來。因而,這種以滿足他人意愿,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的孩子,將會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真實需求,個性順從,討好和懦弱,抗挫折能力不強,內(nèi)心壓抑而導致痛苦。
也許你會更鐘情于乖孩子,因為他們小時候總讓人特別舒心,更沒有想法子懲罰孩子的煩惱。殊不知,孩子往往自我懲罰了。一般來說,小時候,大腦發(fā)育水平低,感受外界壓力的能力低,所以大人眼里孩子很乖,也很健康;長大后,大腦發(fā)育水平提高,變得更加“敏銳”,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一旦無法承受,就可能出現(xiàn)各種心理疾病。
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乖孩子就像是蘋果,與之相對的熊孩子則像草莓,草莓出問題了,大都在表面很容易及時發(fā)現(xiàn),而蘋果出了問題,很多都藏在里面,外表卻依然光鮮。所以,乖孩子一旦受傷,則是內(nèi)傷,而且傷情更嚴重。所以,父母更應該關(guān)注乖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的因舒心而陶醉、因放心而忽視了乖孩子。
那么,如何讓孩子成為“好孩子”,而不是“乖孩子”呢?心理專家建議抓住兩個關(guān)鍵期。
0~6歲是孩子個性形成的第一個關(guān)鍵時期,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父母如果鼓勵孩子去嘗試,并且對孩子的行為給予肯定,那么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果父母過于包辦,經(jīng)常使用“不要”、“不行”、“你必須”等禁止性的語言,孩子的天性則會受到壓抑,變得順從、膽小、懦弱。
第二個時期就是青春期,在12~18歲。在這個時期,很多小時候很順從的孩子開始反抗父母和老師。所以,家長要轉(zhuǎn)變心態(tài),把孩子的逆反看做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從小事入手,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事情。學會示弱,讓孩子有機會超越家長,慢慢地讓他承擔起責任。溝通時使用商量的語氣,要讓孩子體會到你的尊重,滿足他自我成長的需要。
孩子在純真無憂的年紀,本該就是活動開朗好動的,不要泯滅孩子的天性,過早的成熟懂事乖巧,反倒讓人覺得不自在。不妨讓乖孩子沾點“熊氣”,可能會更好。
-
青春期女孩有哪幾種常見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來月經(jīng)的時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長大,這個時候是不
-
大學生戀愛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學生戀愛心理有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戀愛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覺!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們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
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青少年孤獨的原因有哪些?現(xiàn)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縱,也會產(chǎn)生叛逆的心理!容易產(chǎn)生孤獨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壓力的問題!不
-
如何讓孩子消除厭學癥怎樣消除厭學癥?我們有的人不喜歡上學,討厭上學,對上學產(chǎn)生了厭倦!所以我們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們都意想不到,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