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者效應
實驗者與被試相互作用,導致研究變量作用的正常發揮,從而得出歪曲的研究結果的現象。基本種類如下:
1.實驗者偏差。有時實驗者無意中以他們的期望影響了被試的反應行為,從而造成偏差。聰明的"漢斯"就是一個例子。"漢斯"是一匹馬,它能回答有關加、減、乘和拼寫方面的問題,回答問題時,它用掌敲地,敲出正確的次數。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O.方格斯特設計了一系精巧的實驗去研究這匹馬是如何表演這一技藝的。他發現漢斯能夠對由主人和訓獸師發出的微妙的、不引人注目的視覺線索作出反應,尤其是難以知覺的頭部運動。
R.羅森塔爾的研究和另外一些人的研究表明在實驗中經常出現實驗者偏差。他們的工作表明科研工作者就像馬的訓練師一樣經常無意識地給被試提供面部表情和聲音語調的線索,實質是用自己的沖動和情感"投射"來影響他人。一項研究是讓選修實驗心理學的學生用老鼠做"跑迷津"實驗。實驗的老鼠被放在籠子里,籠子上貼有"跑迷津伶俐"和"跑迷津呆笨"的標簽。實際上這些老鼠都是從本地種群中取來的,隨機分配到籠子里的,不存在伶俐和呆笨的差異,但實驗結果卻反映出關于它們行為的數據與它們的標簽一致。標記為伶俐的老鼠都比地那些標記為呆笨的學習得"快"。實驗者的期望莫名其妙地影響了老鼠的行為。為了減少這種偏差、這種相互作用,心理學家試圖減小實驗參加人員與實驗對象的相互作用。有時通過錄音機播放指導語,有時請一個不知道實驗假設或被試的實驗條件,在實驗結果中沒有他的個人因素的人來操縱研究。
2.實驗者注意實驗者在研究中對被試付出了多少和什么類型的注意也影響被試的行為。本世紀30年代,F.J.羅斯利斯伯格和W.狄克遜(1939)在芝加哥西部電力公司霍桑工廠研究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研究是請五個婦女單獨在同一個房間工作,同時系統地改變操作,如休息時間、工作時間、獎勵額。羅斯利斯伯格和狄克遜通過觀察發現婦女們的產量全面提高了,甚至當工作條件變得相當糟糕時也是如此。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額外的注意趣了作用,參加實驗的工人們覺得廠方在關心他們,因而工作更努力、積極性更高,一段時間內對工作條件的要求也相對降低了。盡管對此解釋仍有爭議,但從該研究看,霍桑效應就是指在實驗操作中因注意而產生的影響。
教育領域有一個實驗令人信服地也表明了教師的期望能夠明顯地影響學生的成績。實驗隨機抽取一組學生,然后明確告訴課任教師:"這些學生都有發展前途"。結果,8個月后,數據表明這批兒童果然不同于其他兒童。對此的解釋是:教師對學生的良好期望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適合學生的特點,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此看來,實驗者事先對實際情況以不知曉為好,否則很難避免。許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方法去克服主試對被試組的不成比例的注意,或給每一組以同樣的注意。人們經常用安慰劑來保證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被試接受同樣類型的注意,分提同樣的期望。"雙盲程序"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相關文章
-
慢不下來其實也是一種病很多人在生活中根本慢不下來,永遠處于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但是有研究顯示,一個人總是慢不下來也許就是一種病啦!生活總還是
-
心情不好六種方法幫你宣泄情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心理保健方式,心情不好,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要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注意懂得流淚,
-
有嫉妒心理傾向的人如何調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嫉妒傾向的人,太喜歡這種別人并不是很好了,面對那些有嫉妒傾向的人,如何學會調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嫉妒
-
讓你倍感幸福的7個時刻每個人都非常希望渴望獲得幸福,但是幸福的來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讓你倍感幸福的時刻,那么下面
-
做好事可以增強免疫力做好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很多人以為做好事并沒有什么回報,但是也不是完全都是這樣,有一些人做好事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