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定義有哪些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為心理健康下過一個定義:“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上,在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為最佳的狀態。”這個定義強調如果一個人與其他人比較,符合同年齡階段大多數人的發展水平,那么這個人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專家們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目前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達成共識的是:
(1)心理健康分為正負兩個方面,它不僅是消極情緒情感的減少,同時也是積極情緒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也就被默認成了這兩種情感。積極情緒情感和消極情緒情感彼此相互獨立。換句話說,積極情緒情感的增加/減少并不意味著消極情緒情感的減少/增加,它們可以同時存在。
(2)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個體對自己(或自我)的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和態度。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為自尊與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測量指標都密切相關。
(3)心理健康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其主要體現為主觀性、積極性、全而性。主觀性是指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往往來自個人的主觀體驗,客觀條件只是作為影響體驗的潛在因素;積極性強調心理健康的人會表現出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熱忱的、進取的心理狀態;全而性是指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不僅表現在知、情、意的各個過程和個性的各個方而,而且也往往表現在個人生活的各個方而。
因此心理健康不僅是指沒有心理障礙(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而且是指一種積極向上發展的心理狀態(這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方面)。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是指當人們遇到問題時,積極主動地調節不良情緒,且善于從積極角度思考問題。
相關文章
-
慢不下來其實也是一種病很多人在生活中根本慢不下來,永遠處于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但是有研究顯示,一個人總是慢不下來也許就是一種病啦!生活總還是
-
心情不好六種方法幫你宣泄情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心理保健方式,心情不好,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要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注意懂得流淚,
-
有嫉妒心理傾向的人如何調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嫉妒傾向的人,太喜歡這種別人并不是很好了,面對那些有嫉妒傾向的人,如何學會調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嫉妒
-
讓你倍感幸福的7個時刻每個人都非常希望渴望獲得幸福,但是幸福的來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讓你倍感幸福的時刻,那么下面
-
做好事可以增強免疫力做好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很多人以為做好事并沒有什么回報,但是也不是完全都是這樣,有一些人做好事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舒